继零部件厂商、汽车设计公司、互联网企业接连迈入造车大部队后,近日汽车经销商集团国机汽车也宣布将与关联方成立新能源公司。
一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涌现了一大群“鲶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疯狂的造车现象?这在过去一百多年都没有发生过。”瑞银中国证券研究主管及亚太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侯延琨直言。
“这是一个拥有巨大空间的市场。汽车产业链占据国内GDP的10%,占到了日本GDP的15%。”侯延琨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表示。
但是,过去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极高导致外来者只能“望而生畏”。
“汽车里面最关键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二者大概需要2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此前,汽车公司不做到200万辆(此数据主要参考国外市场,自主品牌更低些),根本生存不下去,因为你要摊销总体大约200亿美元的成本,摊到每一台车上1000美元的研发成本,你这个车还有可能失败。”侯延琨说。
而现在的情景则不同,电动车除了包括电池等几大核心零部件之外,剩下的东西都不是核心的技术壁垒。“买到了这些零部件,那么电动车就等于变成了一个组装工厂,就像手机一样。”
根据瑞银证券的测算,不同于此前燃油车企200万辆的盈亏平衡点,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只需要20万辆,甚至是10万辆。
“你的研发费用、推广费用,基本上产销达到10万辆或者20万辆就可以打平。这就给很多创业者看到了机会。”侯延琨直言,现在甚至有不少有理想的富二代都对造车抱有极高的热情。
近日,随着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获批,第11家获得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正式出炉。一年之内,获批11家新能源乘用车造车企业,这种速度也让业内人士感到吃惊。
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NBD汽车,其实只要按照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每个环节严格进行的申报与审批,那么这张造车“准生证”基本就能够拿到。
对此,侯延琨也表示,最终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玩家入局。一段时间内不少人都会盈利,但是最终行业还是会整合回来。
因此,接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进入“规模与品牌效应”阶段。
侯延琨向NBD汽车表示:“这就和手机行业一样,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行业巨头。拿汽车行业举例,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还有8家汽车公司,然后金融危机之后,只剩下现代和起亚两家巨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急速降温,包括北汽、江淮等车企销量均遭遇到了不小的滑坡。除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被重审以及补贴下滑致使相关车型终端售价上涨的原因之外,侯延琨表示,前两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低迷还有两层原因:其一,整车厂要与下游供应商特别是电池厂商等重新就价格进行谈判;其二,新能源车企还要与运营公司等“买家”进行谈判。
不过,尽管这样的谈判未完成之前会对产销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根据瑞银证券的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有20%的增幅可期,到今年年底达到60万辆没有太大难度。
“事实上,占据电动车制造成本约1/4到1/3价格的电池已经在过去5年中跌掉了一半,我们预测今后每年还会下降5%-6%,10年后会再跌一半。”侯延琨表示,根据预测,到2025年,电动车将与普通燃油车处于同等的价格区间内。届时,新能源汽车将真正能够受到消费者青睐。
(责任编辑: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