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3.6万起、涉案货值22.51亿元,缺陷汽车召回数量突破千万辆……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晒”出2016年执法打假成绩单。
2016年,质检总局围绕消费品重点,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四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一是围绕维护消费品安全,以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食品相关产品为重点,开展消费品“质检利剑”行动。二是围绕节能环保,以轮胎、内饰、座椅、制动器衬片、行驶记录仪等产品为重点,开展汽车及其配件、汽柴油等“质检利剑”行动。三是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以钢材、水泥、卫生陶瓷、电线电缆、防水卷材为重点,开展建材“质检利剑”行动。四是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开展农资“质检利剑”行动,共查办案件1814起,减少农业生产损失2034万元,接受农民咨询和举报4.4万起。
缺陷产品召回方面,2016年缺陷汽车召回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达1133.53万辆,同比增长103%。其中有853.94万辆汽车是在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实施的,占全部召回数量的75.33%。与此同时,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开局良好。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韩云平介绍,去年1月1日《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以后,一年内共召回消费品618.4万件,同比增长8.23倍。召回产品类别从儿童玩具、电子电器扩展到儿童用品、家具、文教体育用品等11类消费品。三星手机、宜家抽屉柜、高田气囊等召回事件得到妥善处置。督促三星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召回全部三星note7手机19万台;督促宜家公司在中国召回马尔姆等系列抽屉柜,涉及数量166多万件;督促高田公司和高田气囊事件涉及的33家整车生产企业召回616.33万辆缺陷汽车。
此外,还有不少问题产品被“严格把关”挡在了国门之外。去年共在入境货物到达口岸接受监管环节检出不合格食品3042批、化妆品229批。不合格食品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22类产品,主要为饮料类、糕点饼干类和粮谷及制品类等;主要项目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和品质不合格。不合格化妆品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7类产品,主要为肤用、美容和口腔类化妆品,主要项目为证书不合格、标签不合格和品质不合格。不合格的食品、化妆品在口岸均已退运或销毁,未予准入。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海淘”,这类进口消费品质量如何?2016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玩具、纸尿裤、服装和餐厨具等消费品开展了专项质量抽查,共抽查1013批,检出安全项目不合格415批,不合格率为40.9%,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目前对“海淘”产品的监管主要是实施检疫,重点看有无疫情疫病、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而产品质量则由购买者个人负责,下一步怎么管还在研究。“质量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我们在杭州建立了一个风险监测中心,对跨境电商的风险进行监测,实时发布预警,给消费者以提示。”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