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险的时候,我都会找几个保险公司比比价,总的来看,今年各家报价比两三年前低了几百块钱到一千块钱不等。因为没有出过险,保费每年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有着十多年驾龄的李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车险综改后,一些以前不会额外买的小险种被囊括进来,保障的范围确实扩大了。”
李先生的“故事”,正是车险综合改革成果的缩影。车险综合改革自2020年9月19日正式启动,即将迎来两周年。近两年来,不少车主感受到车险产品“加量减价”;多地深入推进车险综合改革,“降价、增保、提质”效果显现。对于头部财险公司而言,车险综改的“阵痛期”已过,车险增长明显回暖。
车险综改阶段性目标达成
对于车险综改,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监管明确提出改革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其他目标均服务于该目标,而阶段性目标是‘降价、增保、提质’。”
从目前情况来看,阶段性目标已基本达成。今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车险综合改革为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2500亿元。另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制的2022年一季度保险市场观察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消费者车均缴纳保费为2808元/辆,降幅达20%,约89%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
中国证券报记者也获悉,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享受到了更多保费优惠。
数字化保险交易服务平台车车科技CEO张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车险综改至今差不多两年,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对车主而言,保费降了、保障范围广了;对保司而言,业务质量改善了,利润上去了;对监管机构而言,车险监管更有抓手了,力度加强了,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车险综改‘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聚焦业务品质
车险业务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的压舱石。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车险保费收入4625亿元,占比为50.5%;去年全年,车险保费收入7773亿元,占比为56.8%。虽然车险保费占比出现下降,但几乎仍占据着财险业务的“半壁江山”。
从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看,头部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已逐渐走出车险综改后的“阵痛期”。
以车险“老三家”为例,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车险保费分别为1288.08亿元、955.02亿元、48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7.3%、7.9%,较2021年上半年和全年的“负增长”明显回暖。同时,通过优化定价模型、加强风险筛选及精细化费用投放等管理等措施,上述三家公司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5.4%、94.4%、96.6%,同比分别优化1.3个、3个、2.4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从保费收入来看,“车险综改”对车均保费的影响已于2021年四季度基本出清,车险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
“如今,车险市场正在加速重塑。大公司进一步聚焦业务品质,优化综合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未来车险的发展,平安产险表示,将积极探索机动车里程保险等产品及服务。人保财险将加快发展“车生活”等方面的交通生态服务,逐步建设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圈。太保产险提到,面对未来的车险市场,专注实现业务发展速度最优、综合成本结果最佳、客户经营水平最好的目标。
加大新能源车险布局
目前,头部财险公司车险业务也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车险倾斜,欲在新赛道获得一席之地。
人保财险表示,已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挖掘个人客户业务增长新空间,推动法人客户业务提速增效,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太保产险表示,将高度关注新能源车的发展。
在张磊看来,目前新能源车险产品创新的空间比过去更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保险行业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数法则:存量市场越大,风险分摊就会越均衡,产品创新的空间就越大。随着新能源车赔付数据的积累,各家保险公司积累的定价因子更为丰富,新能源汽车保费定价将更趋合理,随着保司对新能源车险探索边界的不断加深与适应,未来其综合成本率也会慢慢降低。我们平台上最近的运营数据显示,有一些新能源车的赔付率已经基本上降到了和传统燃油车差不多的水平。”
“不过,去年年底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还处于起步阶段,财务数据模型有待建立,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结构、风险成本也与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区别。新能源车险不仅对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也考验着各家公司布局汽车新生态的战略眼光。”张磊强调。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