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令这一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再次成为热点话题。3月10日,专业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发布共享出行行业内的首份碳中和倡议书,呼吁共享出行行业、产业链合作伙伴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商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路线图,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我国于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碳达峰、碳中和在多个中央重要会议中高频出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或提交建议和提案,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提出,共享出行行业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助力碳达峰目标上,这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此次哈啰出行面向行业发布碳中和六条倡议,在素来以低碳绿色为标签的共享出行行业尚属首次。
倡议:以更低的资源投入、更高的运营效率满足出行需求
哈啰在倡议书中呼吁全行业坚持绿色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行动,努力实现“零碳”目标,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以更低的资源投入、更高的运营效率满足人民绿色出行需求。同时,积极带动行业相关产业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产业链。以共享出行行业为纽带,带动上游相关产业绿色转型。此外哈啰还倡议加速两轮换电设施建设,助力交通能源结构转型。投身两轮“新基建”,建设、完善全国两轮换电基础能源网络,提升城乡交通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水平。
倡议书提到,各出行企业应助力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优化城市出行结构。提供数据、技术和出行服务支持,做好同公共交通的融合发展,加速形成“地铁+公交+共享两轮出行”的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各企业应利用平台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低碳行动,面向平台用户、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另外,哈啰还号召开展共享出行进乡村行动,向广大县城及以下乡村提供共享两轮出行服务,并呼吁行业共同参与填补公共交通短板,提高乡村绿色出行比例。
从生产到使用,共享持续双重减碳
“与电力、煤炭、钢铁、建筑等高耗能行业从生产端减碳不同,共享出行在制造产业链及产品使用中可实现双重减碳。” 哈啰出行高级副总裁胡强宏介绍说,哈啰目前联动上下游零部件及整车制造企业打造了绿色产业链,以一辆共享单车为例,经测算,在生产、运输、报废处理全生命周期中,大概产生7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然而在使用寿命内,平均骑行距离超过4000公里,估算可减少碳排放约105千克,不仅足以实现“零碳”,还能为整个交通运输部门综合碳减排做出贡献。
共享出行范畴内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以及顺风车可有效替代或者减少高碳出行方式。这三项恰恰是哈啰出行的主营业务。哈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哈啰出行app总注册用户数已达4亿,共享单车业务覆盖超460城,共享电单车延伸到超过400城,哈啰顺风车平台获得认证车主逾1000万人。哈啰用户至今仅通过骑行已累计减少碳排放超过66.7万吨。
此外,哈啰还在2020年发起“绿色质造公约”,面向400余家生态伙伴倡导践行“生态优先、绿色质造”,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哈啰目前正投身两轮换电能源网络建设,推动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的锂电化、标准化和以换代充,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绿色出行体验。同时,还在向更多的县城及公共交通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共享两轮出行服务。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企业发展重要支点
胡强宏表示,哈啰已成立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研究专班,将哈啰发展同国家发展方向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哈啰出行的业务模式和未来规划,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宏观方针高度吻合。”
胡强宏介绍,接下来哈啰将依托出行产业“新基建”,加速建设两轮换电能源网络,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立志打造一个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平台。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从出行、生活、服务、文化、就业等各方面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率先实现共享出行行业碳中和,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尤其是两轮换电网络‘新基建’,同时服务于共享电单车和公众自有电动自行车,可通过能源集中利用、错峰利用,助力全民减碳。” 胡强宏介绍,哈啰今年将加速推动旗下“小哈换电”的智能换电柜在多个城市的布网,加速两轮换电能源网络这项“新基建”建设。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哈啰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胡强宏表示,共享出行行业碳中和完全有能力做到,而且应该做得更好。
图片说明:2020年10月,在两轮出行产业高峰论坛上,哈啰出行面向400余家生态伙伴发起“绿色质造公约”,倡导践行“生态优先、绿色质造”,遵循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的3R原则,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戴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