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肖菲 欧阳纯朴 王志超
“有了它,再也不用四处打游击了!”
10月28日,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街道骧龙国际小区居民赵洪林给刚刚装好的充电桩拍下照片,在手机上发了朋友圈。
看到这条朋友圈动态,檀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韩志留言:好政策、好举措让难题得到迅速解决。后面还附上三个“大拇指”。
韩志所说的“好政策、好举措”是指——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襄城区针对社区居民“安桩难”问题,组织多部门联动,压缩报装手续、规范安装流程,为居民安装自用充电桩493个,较2022年同期增长103%,安装时长由过去的半个月缩短至5天左右。
小小充电桩 为何“安桩难”
今年3月的一天,韩志被辖区一位居民埋怨了半个小时,“不担当”“不作为”等词语不绝于耳。
咋回事?原来,该居民想在自家车位安装充电桩,但物业公司不同意。多次沟通无果后,该居民投诉到檀溪街道,可街道同样无能为力。
按照当时的报装流程,居民需要“闯两关”——
第一关是先到物业公司提出申请,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证明》。实际情况是,物业公司经常以消防安全、电容不足等理由拒绝出具。“万一因为充电桩引发火情,这个责任谁来负?如果需要扩容,这笔费用谁来出?”襄阳金碧物业工作人员杨黎明道出苦衷。
就算闯过第一关,第二关也不容易。居民持《同意安装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购车证明、车位不动产登记证等材料到供电单位登记,然后是住建、消防、供电以及物业公司一起现场勘察、制订方案,最后才是施工建设。
“有一个部门不同意不签字,都没法开工。”檀溪街道龙堤滨江苑小区一户居民吐槽。
此前四处打游击充电的赵洪林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电动汽车每天消耗10度电计算,使用公共充电桩的费用要比自用充电桩高出约5元钱。“既多花钱,又浪费时间,很划不来。”
审批变监管,数量翻一番
“各部门说的都有道理,但老百姓‘安桩难’的问题解决了吗?继续这样拖着吗?”7月,在一线走访调研获悉此事后,襄城区委书记周俊明反问道。
很快,发改、住建、消防、供电等多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共同化解“安桩难”——
区发改局牵头简化报装手续,以报装人签订《居民小区电动汽车自用充电基础设施安全承诺书》替代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证明》;住建、消防部门从事前申报审批变为事中配合监管;供电部门压缩申报材料,推行“一证(身份证)受理、联网通办”。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襄城供电中心襄城服务站副站长雷林现场操作,第一步在手机上下载“国网APP”,进入“报装充电桩”一栏上传报装人身份证照片;第二步是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实地勘察,核实车位不动产登记证,签订《承诺书》;第三步就是在住建、消防、物业公司等单位的配合下,启动施工建设。
“通过手机申报,报装人可以实现‘一套资料、一次不跑’。”雷林透露,今年上半年每月安装自用充电桩约40个,9月和10月均超过80个,“全站20多名员工,最近两个月几乎无休,报装的订单忙不过来。”
赵洪林从申报到使用,耗时7天;庞公街道办事处庞公别苑C区居民涂方园从申报到使用,耗时6天。“我出差了两天,耽误了工期,否则还会更快。”涂方园说。
沉到一线去 办法浮上来
“安桩难”问题妥善解决,老百姓交口称赞,但由此引出的思索,并未停滞。
安装自用充电桩,是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应运而来的。面对老百姓的全新需求,在没有政策支撑、案例借鉴的情况下,是以“没政策支撑、没案例借鉴”为由推托?还是“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突破探索?
襄城区住建局房管股物业负责人邢凌云表示,这次解决“安桩难”问题带来的启发很大,在对老旧小区改造时,是否要预留充电桩线路管网?在新建住宅小区时,是否将充电桩电路纳入建设项目?“这都是老百姓非常迫切的需求,要尽快有章可循。”
8至10月,襄城区发改局工业经济科负责人张琼实地调研十余个小区的“安桩难”情况,有的小区安装充电桩需要占用公共空间,需要业主委员会表决;有的居民在自家车位安装充电桩,但会影响隔壁车位后期安装,需要物业公司提前告知、协调;还有的小区电容不足,扩容产生的费用是物业公司一次性承担?还是使用者付费?“这些实际问题都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案。”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襄城区有数十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周俊明说:“解决老百姓‘安桩难’问题,既是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襄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看似小事一桩,实则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戴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