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11月4日,2022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CIEV)期间,汽车科技成果转化暨资本对接论坛在浙江瑞安成功举办,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功宜、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寒艳等出席,来自政府相关单位、高校、创新型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专家领导参加。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李顺虎主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李顺虎
主旨报告环节,德勤财务咨询合伙人林承宏带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机会观察》报告。他从动力电池、电驱电控、充换电基础设施、电气架构、软硬件等方面分析了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投资趋势和细分赛道关注热点,并指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将带来经济价值的革新。
德勤财务咨询合伙人林承宏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介绍了智能汽车研究平台、新型增程器等研究成果。许敏指出,高效低振增程器是模块化设计理念,在电动车应用成功后,可进一步推广到其它移动交通和移动电源领域,并根据场景和需求的差异性,开发各种型谱系列化的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高振海作《智能化驱动下吉大汽车技术探索与成果推介》主题演讲。他提到,从智能驾驶走到智能安全,未来的汽车将具备高体验感。最近团队正在研究的底盘模块平台,希望把真正的转向做一体化的结构集成,进而能够在各类汽车运载工具实现延展。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高振海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江浩斌介绍了智能底盘、动力电池方面的科研成果。对于动力电池SOX的高精度设计,江浩斌团队创建了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化学-热耦合交互模型,提出了基于大系统理论(主导极点法)对电化学模型降阶方法,创新了电池内部锂离子浓度关联的SOC估计方法。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江浩斌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赵峰分享了对汽车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赵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本质就是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研究院通过建设技术研发平台、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一系列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以实现技术的产品化、资本化和产业化。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赵峰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杰介绍了当前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学院围绕车辆先进材料、自主化软件、车身短流程制造、智能车辆整车平台等方向,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结构研究,服务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杰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林瑞带来《双碳目标下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主题演讲。林瑞指出,氢燃料电池已进入密集的政策发布期,在系列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氢燃料电池产业将迎来迅猛发展。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林瑞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检测与装备事业部部长朱海斌的演讲主题是:柔性电子技术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他提到,柔性材料、柔性集成电路、柔性能源等基于功能和结构层面的柔性化能够变革性地改变当前对于信息感知的刚行形态,对于整体态势感知也可以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检测与装备事业部部长朱海斌
智加科技首席科学家崔迪潇带来《干线物流重卡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主题演讲。通过案例成果介绍,崔迪潇表示,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干线物流的效率、安全、人力成本进行降本增效和赋能,通过商业化运营能够反哺技术的迭代,最终实现完全无人化产品的应用。
智加科技首席科学家崔迪潇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FAE总监卢恒洋介绍了KungFu内核汽车MCU的商业化应用。卢恒洋表示,功能安全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基于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开发管理流程来解决系统性失效,第二个要解决随机性失效。本质上是在设计端引入安全机制,即通过安全机制来匹配,以达到安全目标。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FAE总监卢恒洋
高端对话由力合资本创始合伙人唐立新主持。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江浩斌、复星创富合伙人李永东、厚同资本CEO尚晓辉围绕“创投力量如何更好赋能科技创新,打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和创新思考,共同探讨科技经济如何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高端对话
当前汽车产业处在快速成长的生命周期阶段。在碳中和愿景下,汽车产业仍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本次论坛积极贯彻落实《“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2022年“科创中国”工作要点》,聚焦汽车产业创新及科技投融资等领域,旨在为行业领袖、学术专家、投资机构及前沿科技企业各方搭建起一个以汽车创新为核心的交流平台,加快汽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