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106辆红旗轿车组成的国宾车队驶过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以零故障、零延误的“全优表现”成为了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一抹亮色。这张“移动的智造名片”,不仅以极致品质诠释了中国一汽“工匠精神”的传承,更以数字基因赋能的硬核实力,印证了传统制造业在数智化浪潮中的破局立新。从“共和国长子”到“数智化先锋”,这家拥有72年历史的传统车企,正在以“智变”撬动“质变”,为中国制造注入澎湃动能。

在本届峰会上,中国一汽主办的“数智化重构企业管理范式”分论坛,无疑成为了被行业瞩目的焦点。论坛发布的“一汽·七星云工作台”、“Open Mind智能体”等多项标志性创新成果。首次系统解码这家老牌车企如何在数字经济赛道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如果说红旗车队是“硬实力”的展示,那么分论坛则揭示了“软实力”的密码——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认知革命与管理范式的重构。

数智化转型的“四维突破”:从颠覆认知到重塑生态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在主旨演讲中直言,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绝非简单叠加数字化工具,而是“彻底告别路径依赖的自我革命”。这一论断无疑道破了数智化转型的深层逻辑,它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思维模式、组织架构、业务逻辑与数据价值的系统性重塑。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
面对“机械思维”与“智能时代”的碰撞,中国一汽以“认知升维”破局。通过推动员工从“硬件工程师”向“软件定义者”转型,研发团队借助AI仿真技术将新车碰撞测试效率提升40%;通过重构“贯通的数据型组织”,其自主研发的“一汽·七星云工作台”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全链路100%在线协同,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这种“业务与IT深度融合”的实践,打破了传统职能壁垒,使核心业务决策效率提升30%。
数据治理则是这场变革的根基。中国一汽以“全域穿透”打破“数据孤岛”,打通ERP、MES等17个系统壁垒,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域数据湖。通过将业务规则转化为数据模型,企业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智能决策”的跨越:销量预测模型动态调整排产计划,缺货率下降25%;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精度达98%,研发周期缩短30%。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两年积累的业务数据,企业已生成两名数字员工和“红旗云妹”智能体,为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石。
不可否认,这场变革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产业生态。中国一汽发起“数智化转型开源计划”,将七星云平台能力模块化输出,联合宁德时代、华为等企业构建“智造生态圈”。此举不仅助力中小车企数字化转型,更推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共生”演进。正如邱现东所言:“数智化转型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共建,需要跨行业跨领域的携手共创。”

七十二载造车史的“质变密码”: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邱现东在讲话中以“七十余年造车史”为引,揭示了中国一汽在数智化浪潮中的“三重质变”。这家曾以“机械制造”闻名的企业,正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激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代际跃升。
“过去靠老师傅手感调校发动机,如今AI模型通过百万组数据优化燃烧效率”——这一对比,生动诠释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决策范式变革。中国一汽构建的全域数据图谱,沉淀工业知识图谱超20万条,使研发、生产、服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孪生。在制造端,数字孪生技术使冲压车间能耗降低15%,焊接机器人编程效率提升50%;在用户端,红旗H9搭载的“神经感知系统”通过多模态交互实现30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用户NPS评分达89%。
除此之外,数智化更重构了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将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中国一汽从“制度管理”迈向“智能决策”:核心业务100%上线,2万余名员工依托七星云平台协同作业,研发周期、制造成本、销售转化率等指标全面优化。这种“全域数据实时在线”的能力,不仅让企业运营效能大幅提升,更推动其从“产品制造商”向“智慧出行服务商”转型。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更加深远的变革还在于产业赋能。中国一汽通过开源“业务单元建模工具包”,将数智化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200余家供应商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红旗品牌搭载的智能网联系统成为“链主”与“伙伴”协同创新的纽带。这种“生态反哺”效应,正是中国一汽“产业报国”初心的数字化注解。
红旗跃迁:诠释“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作为中国一汽数智化成果的集大成者,红旗品牌以“高端化+智能化”双轮驱动,诠释了“中国智造”的新高度。从国宾车队零缺陷交付的“硬实力”,到用户NPS评分89%的“软实力”,红旗品牌已成为民族工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在技术端,红旗H9所搭载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技术,打造了360度全方位感知系统。在市场上,红旗新能源车型在今年第一季同比增长超43%,成绩不俗。在文化层面,从数字峰会护航到海外车展亮相,红旗以“东方美学+数字基因”重构豪华定义,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移动表达。这种“科技赋能品牌,品牌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正是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终极价值。

结语:
当106辆红旗轿车组成的车队驶过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场馆,这不仅是一份“零缺陷”的交付答卷,更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智的跃升”,在全球产业变局中掌握定义权。中国一汽的实践也印证了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在于以数智化重构生产关系,在于以科技创新开辟新质生产力。
从“共和国装备部”到“数智化策源地”,中国一汽的转型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准答案:以数智化重构管理范式,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竞争优势,以民族品牌挺起产业脊梁。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红旗”飘扬的轨迹,或正是中国智造攀登全球产业高峰的新航标。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