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大模型“国产之光”DeepSeek“一路生花”,各行各业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在汽车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车企宣布DeepSeek“上车”,包括吉利、岚图、智己、长城、广汽、奇瑞等。
更有甚者,借着DeepSeek掀起的全民AI热潮,汽车智能化“进度条”被陡然开启了倍速,曾经只有高端车型搭载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加速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这一次“掀桌子”的又是比亚迪。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首批21款车型已进入上市预备期,其中10万至20万元级车型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驾系统,10万元以下车型多数也会搭载该智驾系统,其中包括一款售价6.98万元的车型。用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话说,比亚迪将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业界称为“汽车智能化元年”,不少消费者还在为“手机车钥匙”“遥控车内空调”这类初级智能功能下沉到10万元级车型感到惊喜,而蛇年一开年,高阶智能驾驶“上车”7万元级车型令人始料未及。
此前,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集中在2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业界有观点认为,高阶智驾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就是成本高昂,不仅系统零部件成本高,而且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摊薄成本。
从这个角度观察,比亚迪“掀桌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为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市场单个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的“三冠王”,比亚迪的优势恰恰是其巨大的规模。
在王传福看来,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了那个时候,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不可想像。
所言非虚。在汽车智能化领域,AI技术带来的是颠覆式的变革。业界专家认为,AI不仅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维革命”,带来个性化服务的深度渗透,而且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通过接入AI可以实现“效率跃迁”,加速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缩短自动驾驶开发周期。特别是当DeepSeek横空出世,其低成本大模型训练策略,有望降低训练和车端的算力需求,加速高阶智驾落地。由此也将带来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在汽车业大变革的“下半场”——智能化竞争中,传统车企有望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缩小与新势力车企的智能化差距,让“后发先至”成为可能。
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所言,汽车智能化正在进入全面加速普及阶段。无论是产业的变化,企业自身竞争发展模式的变化,还是市场侧消费者购车的决策,以及对AI技术态度的变化,都已充分说明,以AI为主导的智能化竞争力已成为汽车产业和企业新的发展高地和战略支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汽车智能化赛道又一次“领跑”,绝非中国汽车业一己之功,而是基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巨大优势,基于中国构建的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之上的科技创新体系。毫不夸张地说,在全球汽车工业的巨型转轨过程中,中国汽车业抓住了转型机会,也诞生了强大的汽车产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