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累计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除了新车市场销量表现抢眼外,在多项利好政策刺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等因素作用下,国内车市呈现出销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鲜明特征。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均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达到44.3%。
换新助力车市增长
“今年以来,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指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谈及今年车市表现时,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车市的高光表现,将对车市全年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一般而言,受政策切换以及市场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国内车市往往呈现“前低后高”的运行规律,其中“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是点燃年底翘尾行情的助燃剂。而今年1月份国内车市以超预期增长实现开门红后,汽车销量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
中汽协认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持续较快增长源于“淡季不淡”,究其原因是以旧换新政策对国内汽车消费的较大拉动作用。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按照月度节奏测算,5月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辆,较4月的109万辆增长13%。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销量完成253.6万辆,同比增长14.5%。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2024年同期相比,轿车、SUV和MPV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具体来看,1—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占乘用车销量的68.5%,销量占有率比2024年同期提升6.6%。自主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2.6%、72.5%和68%,较2024年同期,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由此可见,自主品牌已成为车市增长的重要引擎。记者注意到,在自主品牌阵营中,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凭借品牌转型快,成为销量增速较快的车企。背后原因,则与品牌积极将“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技术置于品牌发展战略核心,通过密集的新品投放抢占市场有关。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产品结构以更受消费市场认可的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新车型计划丰富的车企在市场表现通常较好。
新能源汽车势头不减
当前,由新能源主导的产业变革,正推动国内车市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40%,新能源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新能源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均有较快增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车销量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与报废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密切相关,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来看,在6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70%;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约3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10%。其中,新造车品牌上半年呈现主流车企领跑势头,零跑、小鹏等车企凭借着技术差异化与精准市场定位,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调查发现,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6月新造车品牌市场份额达19.5%,小鹏、零跑、小米等拉动新造车品牌份额同比增长0.2%;特斯拉份额5.5%,同比下降1.4%。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今年年底,实施多年的新能源车免购置税政策将退出市场。从2026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将至少缴纳50%车辆购置税,购车成本将上升。
许海东表示,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望刺激新能源车消费进一步增长。
产业生态加速重构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攀升的同时,车市也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有27.5%的4S店完成或超额完成销量计划,而超70%汽车经销商未完成销量目标。这表明大部分经销商今年上半年销量承压,库存积压风险攀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受需求透支、部分地区恶劣天气以及传统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随着下半年厂家批售量的持续加码,经销商在库存方面的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剧。
一边是车市增长,一边是终端压力,这表明汽车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改善。陈士华表示,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需要稳定政策预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助力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被业内视为汽车市场业态的重要转折点。许海东表示,市场竞争焦点转向技术比拼,车企纷纷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力度,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力竞争的新阶段。
具体来看,在技术层面,新能源路线分化与智能化升级并行,纯电领域聚焦续航与充电效率,多家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续航普遍突破700公里;在插混和增程市场中,传统自主品牌凭借“可油可电”优势抢占燃油车市场,多款量产车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智能化方面,AI大模型深度融入汽车制造,头部科技企业助力L3级自动驾驶落地,“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凸显,车机流畅度与交互体验成为购车重要指标。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国内汽车产业已发展成熟并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战场。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唯有坚持自主创新和正向研发,才能掌握关键技术,下半年市场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且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戴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