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在环秀湖畔盛大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江苏省科协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锋,相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相城区副区长罗敏等出席活动。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分为致辞、揭牌、主旨报告、成果发布等环节,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陆丽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郭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成波共同主持。

侯福深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产业五大体系历史性转变,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技术推动智能座舱从 “功能集成” 向 “场景驱动”、“单机智能” 向 “群体智能” 加速演进,我国相关产业凭借技术与市场优势持续领跑全球。他提出三大发展方向:一是筑牢座舱大模型、高性能芯片等基础技术底座,强化原创突破;二是坚持用户思维,聚焦出行、办公等场景打造 “有温度” 的座舱体验;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技术与标准走向世界。同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发挥学术交流、标准研制等五大平台作用,助力产业创新升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侯福深
冯少东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省作为全国最大汽车产业集群地之一,已在车载芯片、车联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创新体系;苏州更是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为契机,成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力量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 “先行者”,正出台涵盖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他表示,未来,江苏省科协将一如既往支持苏州汽车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创新动能,与各方携手推动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为江苏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陆丽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 郭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成波
在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三角科技交流中心正式揭牌。

202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年以来,双方常态化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接产业需求,形成务实合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三角科技交流中心是双方合作的创新成果。下一步交流中将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自身雄厚的汽车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完善的专家网络,在科技智库、学术交流、团体标准、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新型产业生态方面,以苏州市为支点,为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吴志新发表题为“Tesla-FSD在中国落地引发的思考”主题演讲,他指出 Tesla FSD 本质为 L2 级组合辅助驾驶,其 “极简技术方案 + 低成本产品设计” 具有借鉴意义,但我国 “单车智能 + 网联赋能” 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才是终极方向。他建议,行业需关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发展,推进车路协同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大模型上车安全监管,构建国家级数据服务平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吴志新
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及其亚洲研究院名誉院长、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李挥聚焦智能座舱安全,提出当前 IP 网络存在 “无安全基因” 等三大缺陷,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 AI 时代攻击风险。他团队研发的多标识网络(MIN)融合区块链技术,通过 “数字护照 + 数字签证 + 数字海关” 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安全指数级提升,已在多次国际安全对抗赛中验证其高可靠性,为智能座舱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及其亚洲研究院名誉院长、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李挥
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发表题目为“AI时代下座舱的交互进化”的报告。他提出 “幸福空间” 理念,指出自动驾驶普及后,座舱将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理想汽车围绕 “三维空间交互、意图交互、跨终端连续交互” 三大方向,构建多区域独立交互体系,升级 “理想同学”为生活服务助手,实现从 “命令执行”到“任务闭环” 的跨越,未来还将通过AI Agent跨终端架构,打造“懂用户、有记忆”的连续服务体验。

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
斑马智行CPO蔡明发表题为“智舱无界——AI重塑用户关系”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消费化趋势正牵引智能座舱向 “用户价值导向” 转型,AI 是构建专属用户关系的核心手段。斑马智行已形成 “操作系统 + AI 全栈技术 + 平台服务” 完整能力,即将发布全模态端模型解决方案,通过端侧大模型部署实现多模态感知主动智能,推动座舱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陪伴”,重构人车交互新范式。

斑马智行CPO蔡明
Unity中国副总裁肖蓓蓓分享了 3D 实时渲染技术在智能座舱的应用实践。Unity 团结引擎已服务全球 54 家主机厂,赋能 120余款量产车型 HMI 开发,在 ADAS 可视化、3D 导航等场景实现突破,如与奔驰合作打造动态天气模拟的车道级导航。未来,Unity 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 3D HMI 向 “以人为本” 的场景化创新升级,探索车载游戏、AI + 冥想空间等新应用,丰富座舱 “第三空间” 体验。

Unity 中国副总裁肖蓓蓓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对《2025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研究》成果进行发布,本次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评鉴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重庆大学、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依照《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与评价方法》(修订版)标准开展研究活动。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参评车型智能座舱平均得分达6.78分,其中绝大多数车型稳居6分以上良好区间,头部车型突破8分。我国汽车智能座舱技术不仅实现规模化普及,性能和消费者体验也进一步提升,展现出产业整体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院教授郭钢同步发布《汽车智能座舱团标体系研究报告》,该报告预计到2026年,团标体系建设目标是搭建好团体标准体系框架,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体系实现对接;到2030年,将会进一步完善团体标准体系。填补关键技术的标准空白;到2035年,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汽车智能座舱行业标准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的汽车智能座舱团体标准成为国际标杆。
2025汽车智能座舱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大会同期发布。经过项目申报、专家预评审以及答辩专家委员会最终评审等环节,来自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上海啄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十项成果获评“2025汽车智能座舱领先科技成果”,成果覆盖人机交互、系统与零部件、基础支撑等关键技术。

2025汽车智能座舱领先科技成果
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以“AI赋能智舱革新,重构人·车·未来生态”为主题,共设置1场全体大会、1场高端闭门会、3场关键技术会议,3场专题会议,围绕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系统与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座舱国际化、测评标准和智能座舱的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向开展深度探讨交流,会议同期设置智能座舱功能实车体验等活动,来自国内外智能座舱领域的800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本届大会是一场兼具专业性、国际化与高水准的行业盛会。立足全球产业变革视野,秉持前沿创新理念,致力于为汽车智能座舱产业的技术突破、生态构建与创新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助力行业在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实现高质量进阶。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