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自主品牌汽车成长需注重塑造“群像”

发布时间:2014-09-28 13:24: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凡

  中国品牌乘用车在近一年的市场表现中不尽如人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份市场成绩单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深层次原因?中国品牌汽车在窘境中如何突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在京召开座谈会,三十余家企业与媒体代表共同为自主品牌汽车找病根、寻良方。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陶少华认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既受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受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此外,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不少企业生产面临困难,行业分化严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不是特别明显。”一汽集团营销管理部副部长董修惠分析道:“中国品牌汽车正面临四个瓶颈问题:

  一、价格上,自主品牌升值空间不断被挤压;二、自主品牌溢价能力有限,收益不行,可持续能力差;三、存在价格天花板;四、用户忠诚度不够、后劲不足。”同时,他也呼吁消费环境能够有所改善,消费者能够对中国品牌汽车多些包容、多些信心。

  打造中国品牌汽车要注重塑造“群像”

  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认为,汽车在消费者面前被过度神秘化,消费者缺少对汽车行业、产品的足够了解。在现有的消费环境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存在“优势被弱化,弱势被放大”的情况,这就需要塑造自主品牌产品群像,做好“群像”宣传。

  上汽集团公共关系部执行总监朱湘君表示,自主品牌份额下降是一个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品牌乘用车不应该把“自主”与“合资”对立。她提出要寻求差异化空间,进一步研究细分市场,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走创新道路,产品上应用更多前瞻技术,从市场化角度、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宣传。

  “谁是自主品牌宣传主体?应该是企业自身。”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吴迎秋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做好产品才能宣传。过去车企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很快,现在为了形成体系而形成体系,反而慢了。原来有不足,现在也不行。不能跟跨国公司走一条路,一定要有创新,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不是一码事儿。”

  提升中国品牌传播效果 品牌战略优先

  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孙勇提出,品牌战略要优于产品战略,没有品牌就没有溢价。品牌是制造出来的,而且制造的过程要与时俱进,不少企业的传播方式还是老套的,影响了整体传播效果。中国商报副社长、主编李苗苗认为,中国车企没有意识到要打造好的企业品牌和鲜明形象,同时要求产品品牌年年递增是一种悖论,应该潜心学习跨国公司和企业做法。

  中国品牌汽车利润有限,也使得营销费用与合资品牌相比捉襟见肘。长安汽车品牌部部长谭本宏坦诚地说:“福特在品牌营销上的费用肯定不如奥迪、大众、日产,但是我就拿福特的数据来比,我们的宣传费用可能只有福特的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如果单一某个产品,可能只有它的十分之一。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中国品牌传播效果不足,也有专业营销团队、营销人才不足、营销能力差等原因。“先不论营销费用的多少,即便有了与合资品牌同样的费用,这笔钱花出去后,能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也是个问题。”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的话同样值得反思“最终还是归结为‘人’——人的素质上”。

  总结:要改变整个消费环境,扭转中国品牌汽车在消费者心中“质低、价廉”的形象,恐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企业在品牌建设、产品战略、营销手段等方面多花心思,下狠功夫。中国品牌汽车“群像”的塑造也需要各家企业的合力,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势必会影响到“群像”形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