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销售增速放缓以及反垄断打击力度的加大,此前保持高速增长的超豪华品牌开始尝到在华扩张过快的苦果。
日前,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下属5家涉及进口阿斯顿·马丁品牌汽车销售业务的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广西华昕德贸易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共计8000万元。业内普遍认为,庞大集团此次退出经营,对于在国内14座城市拥有不到14家经销商的阿斯顿·马丁而言,此次庞大集团转让的4S店数量占据其三成,在缺少实力经销商集团的支持下,其在华发展战略也将再次受挫。
国机汽车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存分析认为,此次庞大集团的转让行为无疑是经销商为了确保利润而做出的自我调整,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对于进口超豪华车经销商而言依然具有不小的风险,未来不排除超豪华品牌经销商陆续出现调整的可能。
庞大出售5家店
事实上,庞大集团首次销售阿斯顿·马丁汽车始于2011年,公司首先在广州设立品牌店,随后在其他城市开设子公司。
庞大集团人士表示,此次交易标的是公司所属盈利能力低但拥有品牌资源或闲置资产的子公司,将上述子公司进行转让处置,既有利于回笼资金,也有利于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符合公司优化品牌结构、整合公司资源、盘活公司资产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于为何经营了三年就转让4S店,庞大集团内部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考虑公司经营业绩外,阿斯顿·马丁扩张过快,销量下滑、经营难以为继是主要原因,而在出售上述5家4S店后,庞大集团也将不再持有上述5家子公司的任何股权,并正式退出阿斯顿·马丁的授权经营。
据了解,庞大集团目前有5家阿斯顿·马丁4S店,截至2014年8月31日,5家子公司的净资产账面值合计为-2158万元,这也意味着平均每家店的亏损都达到了40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超豪华品牌退网事件屡有发生。今年,法拉利玛莎拉蒂中国向佳鸿集团发出了一份解除授权协议的律师函,取消了佳鸿集团旗下法拉利4S店的授权,超豪华品牌持续的销量下滑已让经销商的经营苦不堪言。
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看来,庞大集团的5家阿斯顿·马丁4S店分别位于鄂尔多斯、深圳、广州、沈阳、西安5个城市,覆盖了国内的一二三四线市场。“这也体现出超豪华市场的扩张现状,各个级别的市场都出现了问题。”颜景辉说。
而庞大集团通过此次转让交易,将获得额外的资金利润,收购方广西华昕德贸易有限公司则作为一家以二手车业务为主的企业,也将获得超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的经营权。
在华发展陷入困境
事实上,与其他超豪华品牌相比,中国并未成为阿斯顿·马丁的救命稻草。根据阿斯顿·马丁公布的2013年业绩,2013年阿斯顿·马丁销量同比增长,但仍然呈现出巨额亏损。
2013年阿斯顿·马丁的全球汽车销量为4200辆,2012年销量为3800辆,虽然阿斯顿·马丁高端车型销量的增加对减少损失也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该公司仍未摆脱亏损颓势,令其成立100周年的庆典都被阴霾所笼罩。
阿斯顿·马丁中国区总裁郑津兰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曾表示,阿斯顿·马丁的经销商网络正在中国稳步地、持续地扩张中。查阅阿斯顿·马丁中国官网不难发现,目前阿斯顿·马丁在中国依然维持在14家经销商,较2010年的渠道数量增长了4倍。而其中今年上半年刚刚开业的西安庞大4S店,也在此次被抛售的公告中。
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8月,阿斯顿·马丁在中国的进口量已达到171辆,较去年有一定的提升。
“进口量不等同于销量。”颜景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前8个月的进口车库存指数已高达3.7,仅次于2012年创造的3.9纪录,这也意味着目前车都压在经销商的手上。
实际上,在中国超豪华车领域,阿斯顿·马丁是一个迟到者,2008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在2012年以前,阿斯顿·马丁也保持了一定的高速增长。根据阿斯顿·马丁全球计划,最晚到今年,阿斯顿·马丁要在中国市场实现1000辆销量,占全球销量的1/5,使中国成为该品牌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第三大市场。
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阿斯顿·马丁的全球乃至中国的销量目标已经无法实现。2013年在全球市场销量下滑,中国的销量也未能有所突破。北京商报记者致电阿斯顿·马丁中国,也一直未能得到关于销量的回应。
在阿斯顿·马丁4S店,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如果说去年的销量还能维持经营的话,那今年阿斯顿·马丁的销量下滑已让经销商的经营出现了问题”。
目前,阿斯顿·马丁已出现了大幅优惠,其中V12 6.0L的优惠已达到了60万元。王存表示,“面对目前经济形势并未出现好转的态势,部分经销商今年的销量目标很难达成,但超豪华车的车主对价格优惠并不敏感,促销目的也很难达成”。
召回危机未解
在颜景辉看来,阿斯顿·马丁在中国发展战略受挫,不仅有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的影响,在质量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2013年底,阿斯顿·马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多达17590辆跑车,在中国内地涉及1025辆。官方称是因为一家中国深圳供应商提供了劣质的油门踏板塑料部件,这一说法遭到国内各界的批评:阿斯顿·马丁本身监管制度存在问题,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中国企业。
面对阿斯顿·马丁推卸责任的做法,汽车业专家均表示,无论是否由中国供应商提供零部件,阿斯顿·马丁更应该反思自身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存在漏洞,毕竟消费者面对的是阿斯顿·马丁品牌,而非其二级的供应商。同时,阿斯顿·马丁在同一问题上一年内三次召回,这本身也失去了消费者对其品质的信任。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尽管总体进口数量不大,但中国已经成为阿斯顿·马丁最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阿斯顿·马丁在此次召回中推卸责任的表现将严重打击潜在用户的消费信心,这将在召回事件之外给阿斯顿·马丁带来更多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