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部通报了今年1~9月各地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进展情况。截至9月底,全国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97.88万辆,其中9月淘汰63.55万辆,共完成全年600万辆淘汰任务的66.3%,仍有三分之一的任务未完成。
据统计,占汽车保有量10%的黄标车,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却占了整个汽车污染物排放的一半。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在对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工作高度重视。先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工作任务;然后是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将600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分解下达到全国31省(区、市);再就是今年9月,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了《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月调度制度,每月通报各地淘汰任务进展,此次就是该方案出台以来对各地淘汰任务进展情况的首次通报。
从环保部通报的情况来看,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的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青海、山东已提前完成全部淘汰任务,江苏、山西、天津、辽宁、吉林、四川、新疆、北京8个省(市、区)已完成任务总量的75%以上;广东、重庆、浙江、宁夏、云南、湖南6省(区)完成任务不足60%;广西、西藏、海南、内蒙古、湖北、河南、黑龙江7省(区)严重滞后,完成任务不足40%。
河南、黑龙江、湖北等省份都是黄标车和老旧车保有大省,被分配的淘汰任务原本就重,但在今年仅剩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仍有超过6成的淘汰任务没有完成;广西、西藏和海南等省份虽然被分配的任务不多,但截止到今年9月,淘汰工作进展缓慢,接下来的任务异常艰巨。其他省市的淘汰工作虽进度不慢,但就如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逯世泽所言,“先淘汰的都是容易的,后面都是难的”。因此,即便是接近任务完成的省份,后续淘汰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提前完成2014年淘汰任务的山东和青海来说,也并非达到了终极目标。近日,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编制了《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规定2015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基本淘汰黄标车;2017年年底前,全国范围内基本淘汰黄标车。
由此看来,在接下来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中,各地政府除了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黄标车和老旧车主自愿主动提前报废车辆外,还要在监管、惩罚体系上不断升级。比如山西省,近日就出台了“未按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县将受‘连坐式’处罚”的规定,并把2014~2017年的年度淘汰任务适时分解至各市。已经提前完成今年淘汰任务的山东省也提出进一步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规定明年1月1日起,该省区域内将全部禁行黄标车。
当然,在报废工作进行中的补贴刺激是不能少的。其实,自《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就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淘汰工作。据了解,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广东等18个省出台了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或补贴政策,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出台了补贴政策,补贴金额最高达8万元/辆。不过,从淘汰的成效看,补贴的刺激效应在一些省市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申请报废、补贴流程复杂,宣传不到位,许多车主不了解;另一方面,一些车龄较新的黄标车在二手车市场的回收价格要高于补贴,车主难免受到诱惑而使车流入黑市。 在记者看来,这些未淘汰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车主都是汽车企业置换消费的潜在客户,此前已经有汽车企业出台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这或许应该成为更多车企的选择,一方面吸引更多购买者,冲刺年底的销量;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完成本年度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提供支持。当然,让更多黄标车和老旧车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也正是国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