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萨博又到生死关头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频发

发布时间:2015-03-05 07:1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旭  责任编辑:岳雅风

  3月2日,瑞典特罗海坦法院就萨博重组案再度开庭。与此前数次开庭一样,没有实质结果。下一次开庭时间锁定3月23日,将决定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EVS)关于“延期重组”萨博的申请,如果通过,未来3个月将决定萨博生或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了解到,正在与多方协商重组方案的NEVS董事长兼CEO蒋大龙,最大诉求或许是“脱手”萨博。快些,再快些。

  在萨博重组案开庭前的两周,万向对于菲斯克的重构传出新声音,在售车型菲斯科·卡玛更名Elux卡玛。“主要考虑菲斯克的品牌形象并不尽如人意,同时菲斯克已推出其他产品与汽车无关。”汽车评论员秋天永向记者表示,万向放弃菲斯克品牌之后,这场收购的性价比再度降低。

  然而,“中国金主”对于通过海外企业“曲线造车”的兴趣仍在高涨,但大批生存艰难的海外企业,可挖掘价值亟待评估。

  引入资金是重中之重

  2012年,蒋大龙力压庞大集团、青年汽车等企业,获得萨博资产。此后三年,NEVS几乎拖垮了他所有产业。3月2日,是上一次重组方案的到期日,瑞典特罗海坦法院开庭讨论,主要形成两方面建议:一是债务偿还,二是延长重组期限。本月23日,法院将就上述两点建议予以回复。

  在债务方面,2月26日,NEVS第三次举行债权人信息通报会,讨论偿还债务方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偿还方案,债务50万克朗以上的债务,限期偿还50%;50万克朗以下债务全部偿还。

  目前,NEVS债权人超过570位,其中50万克朗以上的债权人超过100位,需要60%的债权人同意,该偿还方案才能得以通过。然而,这又是一次漫长的投票过程。据悉,在此期间,瑞典政府负责NEVS的日常费用。

  在重组方面,蒋大龙希望再延长3个月期限。这是瑞典特罗海坦法院从未面临的情况。3个月内,蒋大龙需要完成NEVS的股权合资,通过引入资金,解决NEVS的重启问题。

  目前,蒋大龙仅能通过自身国内业务的抵押,勉强维持NEVS的日常运营。去年5月,国家现代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将下属国能电力的57%股权转让给国家电网下属的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此后,蒋大龙旗下实体资产所剩无几。

  并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NEVS收购之前,萨博破产案没有完成清算,导致其在瑞典的厂房、设备等无法进行抵押变现。“这本来是蒋大龙预期周转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也导致其现金流岌岌可危。

  由此,NEVS引入的幕后“金主”十分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NEVS能否活下去,也是本月23日之后3个月内,蒋大龙必须解决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NEVS找到了两个金主,未经官方确认的消息称分别为印度马恒达和中国东风汽车,同时,一度退出NEVS重组的青岛市政府,有望重返。蒋大龙希望通过股权与印度马恒达和青岛市政府形成对NEVS的控股,目前三方争议焦点主要在股权分配方面。

  此后,完成股权重构的NEVS希望与东风汽车形成技术合作,东风汽车与NEVS在瑞典成立研发中心。据悉,东风汽车去年1月全资收购的汽车研发公司瑞典T公司,前身是萨博动力总成公司。

  车企海外收购频现尴尬

  来自NEVS的信息显示,萨博第一部分是和金主(印度马恒达)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汽车品牌;第二部分是与另一汽车企业(东风汽车)成立股比对等的技术公司,将凤凰平台卖给该公司,在萨博汽车瑞典工厂所在地特罗海坦,与NEVS合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已低调介入萨博体系的东风汽车逐渐进入公众视线。“通过技术合资的方式,一方面将东风品牌植入欧洲汽车体系,通过萨博品牌提升东风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此举获得萨博在欧洲市场的渠道是主要目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记者介绍。“蒋大龙在收购之初并没有想到这一谈判会拖延至今。”来自NEVS的声音显示,“商谈仍在继续推进,我们认识到谈判的复杂性,以及重组状态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目前为止,NEVS的大股东一直单方面在为公司提供重组期间的资金支持,尽其所能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NEVS总裁Mattias Bergman说。

  遭遇海外收购困境的并非蒋大龙一人。2月底,消息显示,中国万向集团原定2015年重新发布菲斯科·卡玛电动车的计划或将延迟至2016年,同时新车车名或也将发生变化,以Elux卡玛取代菲斯科·卡玛。“菲斯科面临的问题同样艰难,”秋天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菲斯科在售车型问题频现,对这一品牌造成严重困扰;第二,菲斯科创始人亨里克-菲斯科已开始其他业务。未来,菲斯科这一品牌的使用或陷入尴尬。因此,在重组过程中,万向摒弃了菲斯科的命名。

  据记者了解,作为国内最大零部件集团的创始人,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造车梦”人尽皆知,鉴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万向以此为切入口获得突破,收购菲斯科后,复产却一再拖延。

  实际上,除了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外,从青年汽车对于莲花、世爵等企业的股权收购,到庞大集团多次试图通过收购海外弱势品牌“曲线造车”,国内车企在海外并购中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技术引入提升品牌形象,二是整合海外品牌的人才、渠道以及零部件配套。但中国汽车企业更需深入了解海外企业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已跻身成熟市场之后,外来和尚并不一定好念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