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产品众多,某款产品特别是小众产品是否符合3C认证,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在天津港从事汽车平行进口的贸易商,就因为大批汽车已经进入港口仓库,但无法通过3C认证,而成为“死车”(无法在国内流通、使用的汽车),已经存放多年。
继上海外高桥获批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后,深圳前海也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复,成为全国第二个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区域。广州、深圳等地的汽车进口商到处打听准入政策,想要进入试点企业名单。
“能不能拿到资质不要期望太多,比如上海试点企业都是比较有实力的,而很多有经验的小贸易商,往往拿不到。”上海一位平行进口汽车商负责人3月20日对记者说。
即使能拿到准入资格,短期内也很难获得较大的突破:一是过去以灰色地带存在的平行进口汽车,市场规模本来就小;二是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海外汽车要顺利进入中国市场,还有很多障碍。
因为价格比授权渠道产品低不少,很多想买车的消费者很期待,不过,已经试点一个多月的上海,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无车可卖,市场仍然很冷清。
平行进口汽车从业者的共识是市场需求有较大发掘空间。筹划中的深圳前海,会不会陷入上海目前的尴尬局面,决定因素是能否吸取上海的经验,在政策设计阶段就考虑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出应对措施。
很难通过的3C认证
上海外高桥目前的问题,可能就是深圳前海未来要面对的问题。“获得商务部批复后,深圳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细节,提前有一个准备,争取业务开展后更多主动权。”深圳知情人士称。
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车业务在2月15日正式启动,但一个多月后,获得准入资格的17家贸易商发现,政策有了,开展业务并不容易。最大的难题是,贸易商仍然没有打通从海外进货的渠道,导致很多人到现场或打电话咨询买车,商家甚至收了定金,但没有车交不了货。
“主要问题出在3C认证上,有些海外运过来的车是小众车,相关检测很困难;有些是与国外用车情况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很难通过。”上述知情人士称。自2002年起,中国就逐步建立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海外生产的汽车要进入国内市场,必须符合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3C认证)。
从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汽车来源看,仍然和此前早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小贸车(非品牌授权渠道车)一样,还是通过小3C和小批量两种方式进口。
小3C的大致方式是,贸易商通过改变车名等,以改装车的名义进口,然后再进行销售;小批量进口指的是,通过有海外背景人士回国,以及在华投资外资企业,以自用名义携带进入中国,然后进入流通市场。
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汽车,几乎全部来自对这两种方式操作很熟练的天津港。“他们有渠道,上海的贸易商只能从他们手中拿车,不过接下来可能陆陆续续会有一些车直接从上海的港口进口,数量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