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众所周知,各种专车、拼车软件早已走红,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合法的运营资格,始终在灰色地带运营。除了其身份问题,专车保险也是一个行业难题。近日,人保、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表示,无法与互联网约车公司就保险问题进行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大型的约车公司都通过购买责任险的方式,或者是“搭建保险共享模式”的尝试,为乘客来解决意外险的问题;而车损部分,大多就靠沾光私家车车险了。但近期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预约车辆如果为非营运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和车主都可能面临理赔风险。
从事专车、拼车营运的车和私家车在保险问题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保险业人士张先生表示,营运车辆的出险几率显然高得多、保费也相应更高;如果私家车做了营运,却仍然按私家车保费投保,保险公司就面临亏损。
张先生:本来是按私家车交的钱,但是保险公司是按营运车辆为你承担的高风险,但你是按低风险交的保费,那保险公司那不就亏损。
记者:同样一种车,私家车和营运车的保费大概差多少?
张先生:大概三四千块钱,赔付率太高。
人保车险负责人张鸣飞也向记者确认,公司尚未对此开发专门的产品。
张鸣飞:私家车做专车使用,以非营业性质来投保,使用以营业性来使用,实际上你改变了车辆性质,没有通知保险公司提高保费。业内都意识到了专车肯定改变了保险标的物的使用性、增加了风险,但是目前没有给专车开辟专用的费率,还没来得及开发专业的产品,等于是实践跑到了理论前面。
保监会十天前发布消费提醒:利用手机软件的预约车辆如为非营运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以“依法拒赔”。因为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非营运车辆若以家用车性质投保,却有偿提供“专车”、“拼车”等营运服务,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乘客伤亡、车辆损毁的,保险公司可依法拒赔。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专车目前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公开的政府机构认可它其合法性,那么作为中国保监会显然不能在保险方面做出特殊的安排。
月初,深圳已经发生了类似案例,一辆私家车在乘客搭乘其顺风车时追尾,维修花了4.6万元,最后在核保过程中被保险公司发现,从而被保险公司拒保。但显然,要想准确判断参保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在从事运营,核保难度极大。
人保车险负责人张鸣飞:我现在没有听说拒保的,还有一个情况,这种车辆出险之后很少向保险公司如实说我这个是跑专车的时候出的险,因为车主可能也会觉得这么说会在理赔的时候有纠纷,他要是不讲的话保险公司核实这个比较困难,这是一个难点。
对此,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可能对参与互联网约车的车辆设置黑名单,拒绝为其提供保险,或者对参与专车运营的私家车提供运营车险。这一考量能否达成、数据能否实现共享,同样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百姓有好处的、不违反公序良俗的、符合保险原理的这种产品都应该提供,既然有风险,就要提供产品。即使法律上还不是太清楚,但是保险公司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那种车有时候作私家车,有时候去做营运车,所以费率应该在两者之间,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究竟怎样把二者分开,怎么把它确定下来,技术比较高。
可以见得,在专车、拼车等身份没有解决的当下,保险公司做再多准备也只能算是未雨绸缪。万众瞩目的焦点在于,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网络约租车管理办法。
嘀嗒拼车创始人李金龙:首先你要解决是不是私家车运营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最核心的前提。就是说国家现在对私家车参与运营到底是怎么看,这个现在应当是还没有法律法规做出完全的定论,当然了现在国家政策也在研究,在往前看。但具体到后面有没有保险,其实是要在前面核心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后面保险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说国家说比如说像专车这些都合法的,这样可以参与运营的,那你后面的配套保险政策能跟得上,但如果说前面这个就是否定的,后面再怎么做也是有问题的。
在此,我们要提醒广大在线约车软件用户:保监会之前的提示还指出,虽然已经有手机应用软件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为预约专车提供“承运人责任险”、为代驾服务提供“代驾人责任险”以保障乘客利益,但部分应用软件公司也存在着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所以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对保障范围做到心中有数,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