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股份,股票代号:1958.HK)的招股已于12月12日中午12时截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北汽此次筹集约14.2亿美元,每股定价8.9港元,接下来就等12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
虽然在香港上市并不是最理想的结果,北汽对于资本的渴求已很难再继续等待。
十年悲催上市路:A股还是H股来回折腾
这十年,北汽一直在上市路上摸爬滚打,且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
2004年8月,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首次在市国资委召开的国企发展论坛上透露北汽正在筹划上市,计划于2005年9月公开上市,募集资金6亿美元。同年11月,北汽邀请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林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行参加竞标宣传,为打开香港筹资通道做准备。遗憾的是,彼时的北汽受负债所累,股权结构不明晰,而且当时北京现代成立尚不足一年,上市的条件远未成熟。
2007年5月,北汽股份的前身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对上市方式进行陈述时,选择的地点就是在香港。当时,北汽计划2007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筹集资金10亿美元,筹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充产能。然而,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却令北汽集团的上市计划再度搁置。
到了2008年3月,徐和谊表示选择先在内地A股上市。此后的几年时间内,北汽一直沿着该方向进行上市方案的设计。
2010年9月,北汽股份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北汽集团谋求上市的乘用车平台,并宣布放弃整体上市、采取将乘用车资产打包的新方式加快上市步伐。彼时的设想已经变成:北汽股份应该在2-3年时间内同步实现A H股的上市,但仍未遂愿。
就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前夜内讧、大股东揽权关联交易屡现的消息又轰炸了一轮,更是让上市之路蒙上阴影。
如今,北汽上市地点的选择又回到了原点,挂牌上市已俨然不会再有变数,也算告慰。
被迫去香港上市 A股等待审批的机会成本太高
从最初的集团整体上市到乘用车板块分拆上市,登陆A股资本市场融资对北汽是最有利的选择。但是,作为一项急于完成的“政治任务”,北汽选择香港也颇有些无奈。
单就市场形势来看,北汽作为国企,在A股上市似乎占尽地利和人和。但天时给了北汽致命一击——A股的等待审批的机会成本太高。
2012 年,就在北汽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证监会跳出来泼了泼冷水,又再次让北汽上市之路逆转。2012年10月,A股暂停IPO,并一直持续到 2014年1月1日重启。证监会开展声势浩大的IPO自查与核查运动之后,200多家公司选择离开,700多家公司仍在排队的现实令北汽股份不得不改变计 划:先登陆H股。
政策门槛:收益主要依靠合资车企 自主一直拖油瓶
除了在A股较长的等待机会成本,北汽股份在内地上市有着无法逾越的政策门槛,那就是按照监管层对于公司上市的主要盈利,不得依赖投资收益的先决条件。
这又绕回了老生常谈的问题。北汽股份主要依靠的是参股和持股企业在进行整车制造,旗下的北京现代(持股50%),北京奔驰(持股51%),都只能以投资收益来进行业绩的合并。北汽自主业务盈利何时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却是一件不确定的事。
由于主要收益依靠在两家合资车企中的投资收益,北汽股份在A股上市希望渺茫,相比之下,在香港上市不仅融资快,而且门槛低,不论是在监管和发行上都做得更好。
此 外,香港监管严格透明,宽进严出。尤其是在信息披露,财报方面的管理非常严格,这对于有志于国际化发展的公司而言是非常好的起步。因为香港股市是连接全球 的自由体系,世界任何地方的公司都可以投资到香港,香港也可以接受世界任何地方的投资,同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香港股市将资金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 区(这是大陆股市无法做到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是面向全球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陆公司去香港上市能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融积到大量外资。香港的投资者有极大 的选择空间购买投资商品,如美股、欧股、日股、各种基金和债券、避险基金等,对投资而言,供给数量极大,股价也被认为是最接近“最真实”价格。
未来是否会学长城/广汽迂回杀回A股?
至此,北汽的上市股市可以看成是折戟A股,密谋在港股东山再起。那么,未来还在跌倒过的地方爬起来吗?北汽高层的回答是:A股,暂时还是不回去了。
实 际上,汽车类股票通过在境外或者香港上市,然后回归A股,并不少见,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资本运作方式。此前潍柴率先搭建起了两地上市的平台;2011年, 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先后踏上了回归A股的道路。以广汽为例,通过吸收合并广汽长丰,广汽集团借壳成功登陆A股市场。
据某证券分析师透露,最初选择在H股上市,可以保证上市初期的稳定性和募资的顺利实现。其后,北汽可能会在适当时机回归A股或者选择两地同时上市,并可能获得不小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