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召开。来自国内外新能源领汽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等整车、电池、电机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运营单位;上海交大、安徽大学等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200多人齐聚一堂,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副理事长胡剑平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论坛召开期间,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副理事长胡剑平作了主题为《中国城市公交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演讲,对国内外新能源公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在国外,欧洲数个国家正在8个国际城市进行纯电动公交的示范运行,其中在伦敦就有四条示范线路,目前已经逐步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在国内,仅广州市就订立了每年增加10%的纯电动公交的目标。
胡剑平同时指出制约新能源公交发展的瓶颈,首先是充电时间问题,漫长的充电过程导致随之产生的人力成本的增加。这个需要充电设施必须具有规模化运营的基础来解决。国外的应对之道是将有轨、无轨电车甚至是路灯的供电网络利用起来搭建充电网络。
其次是电池成本问题,现有的例子就是北京奥运期间运行的50辆电动大巴因电池衰退和更换成本过高被闲置。“国内新能源公交是在摸索中前进”胡剑平这样评价道,“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尝试过多种模式,包括换电、慢充、快充、增程、双源、插电等,交了不少学费。”
胡剑平也对国内新能源公交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信心,他透露未来北京市将对BRT(快速公交系统)进行油改电措施,将会在1.5-2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一个充电桩。最后他总结道:“实践证明,双源、快充才是新能源公交未来的发展方向。”
10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提出2014年到2015年,在京津冀地区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共推广20222辆新能源汽车,新建充/换电站94座,充电桩新增1.62万个。其中北京市8507辆,天津市6000辆,河北省5715辆。到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6%,京、津出租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5%。
10月29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批)”,这是继8月27日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过去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而在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发展政策体系。
在第一批入围的97款纯电动车辆中。其中乘用车17款车型、客车75款车型、专用车5种车入围、货车暂无车型入选。而据第二批次目录显示,在纯电动方面,有28款乘用车车型、57款客车车型,1款货车车型及19款专用车车型入选,共计105款。
10月30日,发改委 、环保部 、科技部 、工信部等12部门发布方案,要求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强调,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停车场必须配套建设充电设施,现有停车场及高速公路收费节点和客货运交通枢纽周边有序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抓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扶持性电价政策实施。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如此迅速密集的推出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政策措施,既体现出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力度,也侧面反映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等摆在各大城市面前急需解决的共同难题。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程度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又将是一场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