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笔者打开朋友圈,被北京周 边地区的朋友们刷爆了,雾霾又如约而至了,又如约爆表了。其实每年到这个时候,同样身处北方的笔者都会无比的怀念南方的家乡。而最让笔者感到受不了的就是 上个月刚刚从日本回国就遇到了PM2.5直接飙升四位数的大雾霾,在日本的时候是蓝天白云,这刚回到祖国的怀抱就被这浓烈到足矣灼伤呼吸道的大雾霾仅仅围 绕,真心是有些累觉不爱啊。毫无疑问的,雾霾,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再这样下去的话,雾霾必然会造成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流失。
关于雾霾的构成笔者才疏学浅也真心说不出更多的大道理,所以接下来笔者还是回归本行,从汽车行业来聊一聊和雾霾的那些事。
毫无疑问的,汽车的尾气排放也是造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至少是会雪上加霜的。在这其中又有不少假国四、排放造假、测试标准滞后于实际使用等等方 面。所以,我国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逐年严苛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且在新的汽车产业规划中也将新能源车的发展列为了重点发展项目。不过,对于目前大力推广的 新能源车,笔者倒是认为这些新能源车很难在短时间内起到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新能源车普及步子迈得有些太大了。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推广政策主要集中在以充电为主的纯电动汽车方面。毫无疑问的,对于这种新兴事物,市场的接受程度并不会太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纯电动的续航力补充方式是以插头充电的方式进行的,那么,相比于实体的汽油或者说氢燃料就存在着续航里程令人担忧的局面。更何况,在汽车社 会运行的百余年时间里,消费者已经认可了加注实体燃料补充续航里程的这种运作方式。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纯电动动力车型的普及与其说是取代传统内燃机动力,倒 不如说是重新构建一个汽车社会的架构。很显然,要重新构建一个汽车社会的架构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其次,就是纯电动车型的充电时间问题,先抛开充电设施建设不全面这一问题不说,就算是充电设施如加油站一般随处可见,但是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必然会 导致用车的不便,而且虚拟燃料和实体燃料所带给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是不一样的,实体燃料可能每次加上个十几升汽油就可以了,但是虚拟燃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 加满。这就好像是现在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一样,手机快没电的过程绝对是个令人抓狂的过程,所以在充电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完全充满才会拔电。同理,对电动汽车 也是。那么原本就很长的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在无形中又会加长,进一步弱化纯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
第三当然就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以及技术发展存在瓶颈,还不足以满足产业化普及的需求。另外还有就是目前我国汽车社会的其他衍生问题比如说停车 难的问题,交通赌赛的问题也进一步限制了纯电动产品在市场上的普及。大家不妨试想一下,普通老百姓每天回家的停车位都还需要抢,哪里会有地方去安装家用充 电桩呢?
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几点分析,所以可以断定,纯电动车在短时间内难以起到全面铺开的效果,所以要寄希望于纯电动的普及来改善目前的雾霾状况,笔者倒是 觉得这个理想有些过于丰满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讲,笔者倒是觉得有如花大力气去推广和普及纯电动车,倒不如把混合动力车型好好普及一下。至少这样对于整个 大气环境的治理会更加行之有效。原因同样也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混合动力车型不会改变现有汽车社会的运行状况,车主的日常使用也不会受到影响。需要补充续航里程了,很简单加油就可以。而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也不需要什么专属的停车位去布置什么充电桩,也不用因为没有高密度的充电设施而担心车辆的续航里程。所以凭借这一点,消费者就不会对混合动力车型心存芥 蒂。
其次,混合动力车型是可以实实在在的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的,以笔者长时间驾驶普锐斯的经历来看,城市拥堵路况百公里3L的油耗的确是可以省下一大笔成本。而且在前不久相关媒体进行的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油耗比较的文章里也能发现,其实混合动力车型相比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不见得会费油,甚至还会表现得更好一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混合动力车型实现了大规模的普及,那么汽车尾气排放对于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必然会有一个大规模的下降。
第三,混合动力车型发展到今年正好是量产的第十八个年头,十八年对于一个呱呱坠地的儿童而言可以出落为成年人,更何况还是一项运用技术呢。所以毫无 疑问的,相比于眼下我们要普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车型,混合动力的技术成熟程度要远高于后两者,同时入门门槛也会更低。而且在这十八年的发展过程 中,混合动力车型的制造成本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且车型平台的设计规划也已经全面完善,这也就是的混合动力车型完全具备了与普通内燃机动力车型同台 竞技的资本。而事实上,在日本本土,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占据了销量榜中的大部分。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在价格、空间实用性、使用耐久性方面都持平的前提下,消 费者是不是会更容易接受油耗更低的混合动力车型呢?所以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完全可以做到顺理成章的取代传统内燃机动力,也更具有市场导向的作用。
说到这里,恐怕有读者会问了,既然混合动力车型那么好,为什么现在迟迟不见普及呢?其实这就又回到我国汽车市场的政策导向性上了。在几年以前,我国 的汽车产业规划并没有把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一个重点推进项目进行,当然在几年以前也并没有那么严重的雾霾。所以在这样的导向作用下,混合动力技术就缺乏 产业基础的支撑。本土品牌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当然无法去开展混合动力的研发,而在混合动力方面占尽优势的日系企业也因为没有本土产业的支持造成混合动 力技术在中国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欧洲企业而言,那几年他们都在埋头研究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和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也无暇顾及。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 混合动力产业迟迟不能得到进步。
毫无疑问的,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更为严苛的测试环境将促使汽车用新技术的推广。在这一系列的新技术中,笔者倒是觉得混合动力这一步中国的汽车 产业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跨越的。而对于那个越发密集的雾霾天气,我们其实也更加迫切的需要节能车型的普及来切实实现排放总量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