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征求意见稿)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 施。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如何回收,一直是业内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该政策的出台或许会拉开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帷幕,可以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电池回收领 域的政策出台。
不过,记者在和业内人士沟通中发现,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想要正式建立,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电池标准需规范
“动力电池能够梯次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电池的标准化问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对记者说,“为了便于电池的回收利用以及最终拆解,生产电池模块时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实现后续的梯次利用。”
在刘彦龙看来,如今退役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繁多,型号纷杂,即使相同厂家、相同型号的电芯,如果来自不同车型,其成组方式和结构也可能有较大的区别,后续梯次利用时就会很麻烦。
事实上,电池企业也很期待电池模块标准化。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的市场销售人员杨杰表示,目前国内动力电 池规格确实非常多,企业很难实现标准化生产,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很高。“我们企业目前的目标是选择2~3款电池,实现标准化生产。电池统一的程度越高,企业 的生产成本就会越低,这也为后期梯次利用打下基础。”杨杰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再生,电池的梯次利用和拆解显然是电池回收的核心部分,为保证电池回收得以施行,相应的惩罚措施是制度得以推进的重要保障。
-奖惩措施要跟进
该项政策征求意见稿要求对动力蓄电池产品实行编码制度,为后续追踪及监督企业回收情况能起巨大作用。根据征求 意见稿,“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对所生产(或进口)的所有动力蓄电池产品进行编码,并建立追溯系统追踪动力蓄电池流向。”刘彦龙对记者解释说,“电池编码 便于统计追踪产品的流向,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流入回收体系。”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要求,“电动汽车及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负责统计本企业回收(或委托回收)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类型、型式(蓄电池包、蓄电池模块或单体蓄电池)、数量、重量、去向等信息,并在每年一季度向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上一年度的相关信息。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负责统计拆卸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类型、数量、重量、去向等信息,并在每年一季度向主管部门报告上一年度的相关信息。
刘彦龙对这一做法表示极为认同,他认为,政府部门不可能亲自查检每一块电池的去向,但可以通过企业的反馈进行抽查监督。
除了监测废旧电池的流向,还应该明确不达标企业的奖惩措施,刘彦龙建议,明确的奖惩措施会有助于督促相关企业完成回收任务,提高电池的回收利用率。
-再生企业资质勿忽视
目前,电池回收企业是否都有能力处理退役电池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 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告诉记者,退役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已经远不如新电池,而且危险性也在增加,这对回收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国内能够达到这一 要求的企业很少。
正如王子冬所说,国内法规对电池回收企业有严格的规定,企业需要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工作,据了解,能够获得这一资质的企业并不多。
有业内人士和记者沟通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必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这不仅因为电池本身性能的变化,还要考虑电池处理所产生的排放问题,防范二次污染,因此,企业实力是获得回收资质重要条件之一。
可以看到,电动汽车的无污染不能仅停留在零排放这一要求,全生命周期的无污染才是产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动力电池做到了梯级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电动汽车才能真正成为绿色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