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杀一儆百”,在“活跃二手车市场之前要先规范二手车市场”,在“3.15晚会”之前的几分钟,一位央视的内部人员对另一位二手车行业内人士如是说。
在3.15之前,“二手车电商将中枪”的小道消息已经传开,但并未料到是车易拍——毕竟,一直以进行B2B业务为主的车易拍,与2C业务为主的瓜子、人人 车、优信相比,对C端的接触似乎少些。即使在开展了C2B业务之后,其服务的C端(车主)卖家也不过占整体业务的40%左右。
“或许是其市占率目前最高,才成为了此次被关注的二手车电商企业”,知情人士如是说。
在3.15当中,车易拍被抨击的主要是“买卖差价”问题:即“买家端”的成交价格实际高于“卖家端”的成交价格,在央视所报道的案例中,最终成交价格高于 卖家拿到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而差价被爆出是“渠道费”即留给经销商的“回扣”。晚12时,车易拍则发声明表示,其中还包含税费及服务费等费用。
在过往3.15的报道中,为被爆企业喊冤的不少,那么,车易拍被爆,冤吗?
如果单就买家端与卖家端价格不一致这一点看,车易拍被爆并不冤——事实摆在眼前。
但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车易拍的成交机制,实际上车主有着相当程度上的自主权,并不是完全处在“被蒙骗”的位置上。
在达成最终价格之后,车主有24小时的时间可以考虑是否在车易拍平台上进行成交;而即使不成交,也不会对车主有任何处罚。
因此,实际上自愿在车易拍平台上进行成交的车主,均是经过多方比较后的最终选择——这意味着,即使中间的经销商赚取了“渠道费”后,车易拍给出的价格依旧是最优选。
在3.15晚会后,一位韩先生即在微信讨论组里说,“我的车就是在车易拍卖的,至少比4S店给的价高了8000(元)”。
另外,我们也并不是认为车易拍的做法正确,而是想要深剖其背后原因——这究竟是单个企业问题,还是行业问题?
为什么要留出“渠道费”?简而言之,僧多粥少。车源有限,优质车源更有限。二手车电商风起云涌,只有获取大批量车源才有继续发展存活的可能,也因此,给渠道费成为了最常见的“行业潜规则”。
而我们相信这是行业共性。那些标榜无差价,不赚手续费的电商平台,在此前也曾被“知乎”等社区扒皮——一方面并非不赚差价,另一方面平台上实则黄牛居多。在此不赘述,有兴趣可自行翻看。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想要“渠道费”这种潜规则消失似乎是“难上加难”。
我们无意为车易拍“洗白”,只是隐约觉得,如果车易拍被曝光成为了同行业其他企业庆幸之事,实则是行业的悲哀。毕竟,它所今日面对的,与你一样;它所处的环境,与你一样。
但或许也不必那么悲观,《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车易拍应该感谢央视,它出名了,短期会受影响,未来会获得更多客户。本质上,车主出卖二手车都是要询最高价 的,车易拍拍卖是平台之一,拍卖后可以不成交,看其他渠道有无最高价,而拍卖渠道往往能够获得最高价,至于是否隐瞒了差价,已经并不重要,因为这种隐瞒是 行业通病,也是中国通病,如果没有这种差价,这个生态基本不成立。那么所谓大力发展二手车就基本成了一句空话。因为C2C模式没有前途。另外,这次央视曝 光,反而可能促进大家理解二手车交易的这种窘境,从而在拍卖时理性化,就如同瓜子大打广告,教育了普通消费者二手车还有品牌概念一样。
“晚会”之后,车易拍的公关团队火急火燎回归公司,起草声明。每年3.15都能搅动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无论板子打没打到点子上,企业是否为消费者提供 了真正具有价值的服务,才是未来能否活下去的根本所在——你看前媒体人,“饿了么”副总裁郭光东,在得知其企业“中枪”且是头条后,坦然发了条朋友圈“今 日是迈向大公司的转折点吗?”
附车易拍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