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爆料,北京现代在上海的销售渠道发生集中退网重大变动。据透露,通现店、强生店、东昌店、恒锐店已经相继向厂方报备退网,上述几家店已经停止向厂家提新车以及停止接受厂家相关考核。目前,上述几家店暂时处于过渡期。此外,另据透露,中创店负责人早前也对身边人曾表示,“(退网)早晚的事”。而位于吴中路北现店的所属集团,则认为在该地段卖北京现代品牌不值,正在考虑更换。据知情人透露,刚被派驻上海区域市场负责人刘毅,或正是因为渠道维护不利原因已经被厂家召回。如此来看,虽然在上海市场累计拥有多达15家授权经销商的北京现代,接下来不得不面对区域市场渠道塌方危机。
北京现代此次渠道危机看似有些病来如山倒,实则是长久以来自己种下的苦果开始生根发芽而已。为了追求销量数据,终端市场不得不一而再推出各种形式的大幅度让利促销。据记者从上海终端市场了解到,目前4S店内销量整体来说并不算差,但却鲜有赚钱车型,即便是SUV车型也未能给店内带来利润。据上海某北京现代4S店负责人表示:不论是新车或还是当下市场最热的SUV车型,没有一款能赚钱的,为了销量都在亏钱卖,现在也就靠二手车置换业务赚点。
除了卖车不赚反亏之外,区域管理混乱也是北京现代渠道一直存在的顽症之一。还是以上海市场为例,近些年来仅价格一块就长期混乱不堪。每家在售车辆优惠幅度非但不一,甚至互相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据记者了解到,和厂家有关系有背景的单店非但可以在车源配置,提车速度上有很大优势,而且在终端价格优惠权限上也比其他几家店大。这也就为什么同样是厂家授权4S店,同一款车每家店优惠却不相同的原因。长久以来,表面一派和谐,实则背后投资人对厂家渠道管理混乱早已哀声怨道。
低价固然带来了可观的销量数据,却严重伤害了渠道商们的生存空间。据上述知情人表示,虽然这几家店退网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车越卖越多,钱却越赚越少。可悲的是,在给渠道商带来伤害的与此同时,北京现代也将自己品牌低端化进一步坐实。
时至今日,北京现代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仍然是“便宜”的代名词。据知情人透露,东昌店退网主要原因并非亏钱,而是为了“品牌升级”。位于吴中路北现店如不能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也将不得不给更高端的品牌入驻腾让宝贵的地理位置。
凭借靓丽的销量数据这面风光大旗,近些年来北京现代在国内汽车市场可谓风光无限。就在今年的10月22日,北京现代在第二工厂迎来第600万辆新车的下线。从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下线,仅耗时11个月。产品层面更是实现了细分市场全覆盖。这对于一家仅成立12年的车企来说,不能不说是火箭般的速度。然而,或许是被销量数据迷花了眼,洋洋自得的北京现代但凡头脑还有些清醒,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其实,早在去年渠道出现异样就有过预警。坊间曾有传闻通现店资金链出现断裂,下班时间过后通过闭店销售形式(消费者付全款买车,可享极大优惠幅度)以求回笼资金度过难关。然而,这一情况并未引起北京现代足够的重视及对渠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任由事态进一步发展。最终引发今天退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即便先后出现“生锈门”、“油箱门”等消费者维权事件也不曾遏制住这股追量“浮夸风”。或许此番在上海市场发生的渠道危机能够让北京现代有所触动,摒弃投机取巧,扎扎实实给消费者造几款好车。
注:经记者多方求证,目前上海有四家北京现代授权经销商已经向厂家备案申请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