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电报道,大众汽车正考虑同中国长城汽车合作,共同打造全新低价车型,并且有意向入股长城。未来大众的低价品牌将包括轿车、SUV和MPV等车型。
大众入股长城?
德国《经理人杂志》日前披露称,大众汽车当前正在与长城汽车谈判,双方考虑联合测试开发全新低价品牌车。大众方面由负责营销和销售的董事会成员克里斯蒂安·科林勒(Christian Klingler)带头进行路演,目前已经同长城董事长魏建军进行过第一轮磋商,就可能达成的合作进行细节探讨。
大众甚至还试图持有长城一部分股权,在外媒看来,长城作为一家已经上市的私营车企,存在被入股的先决条件。
《经理人杂志》指出,大众开发低价汽车实属不易,此前名为“低价/廉价车”(Budget Car)的项目三次失败,同“小型车专家”铃木的联姻也以失败告终。
尽管大众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大众中国CEO约赫姆·海兹曼(Jochem Heizmann)都指出新低价品牌将包括轿车、SUV和MPV等多种不同的车型,但专门为中国这样一个市场打造全新品牌对大众而言代价高昂,相形之下,长城汽车却是专注于开发高性价比、价格实惠车型的行家。
有关上述报道,大众方面拒绝置评,而长城汽车发言人则表示公司对此并不知情。
低价车难产
早在2012年前后,大众高管就曾放言要开发一系列低价车,价格预期在5,000至10,000欧元之间约合人民币4至8万元。最初新车系列定位尚在子品牌和全新品牌中徘徊,为了避免降低大众品牌形象,高管认为低价车并不适合挂大众LOGO,因而定义为全新品牌。
最初新低价车品牌计划2014年问世,然而连续跳票多次,节点被陆续延迟至2015年和2016年。据闻,新低价车项目停滞不前,加上美国业务不振,各方面因素甚至导致大众监事会主席/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同管理委员会主席/CEO文德恩之间矛盾爆发。
之前德媒透露该品牌将拥有三个车型,小型四门轿车(Limousine)售价约6,000欧元,载人运货跨界两用车(Kombi)售价约7,000欧元(约合人民币5.68万元),MPV/微面(Van)售价约8,000欧元(约合人民币6.49万元)。三款车型轴距都为2,500mm。轿车和两用车车长4,000 mm,五座或七座的微面车长则达到4,200 mm,车身长度规格介于Polo和高尔夫之间。
今年知情人士在谈及该项目时,只提到了轿车和SUV,并没有提及第三款车型。
但本月上海车展期间,大众中国CEO海兹曼却暗示了轿车、SUV和MPV兼顾。其表示,新车为一个产品系列,“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产品家族,并不是一两款车……在中国车市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低价SUV和MPV,而我们并没有参与进来。”低价车品牌将解决大众在华缺少便宜产品的空白。
根据大众方面所言,新低价车项目仍在探索阶段,尚未真正敲定。
分析人士态度审慎
盛博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Warburton Max日前在给盖世汽车网的邮件中对“大众入股长城”一事进行了剖析和预测,认为两家公司合作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对长城好处更明显;不过出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最终基本上不太可能成功。
在消息来源方面,Warburton对《经理人杂志》给出了8分的可靠性评分(满分10分),理由是该杂志类似德国版《财富》或《巴伦周刊》,广泛关注德国汽车行业;报道作者Michael Freitag过去曾多次给出有关大众的可靠爆料。
在合作构想方面,可靠性评分为6分。Warburton认为从纸面上合理性明显,不过有大众-铃木失败的合作先例在前。大众在低价车工程设计方面能力不足,例如最便宜Up!成本居高,而一度引领风头的MQB模块化平台也被曝光削减成本不成反而加大耗费。在盛博看来,长城可能不需要对大众进行技术输出,而是提供低价车开发经验。
对长城和大众本身而言,盛博给出的可靠性评分均为3分。Warburton认为长城技术实力有限,而大众过去合作案例大多失败。
政治因素将是交易达成的阻碍。中国政府规定,海外汽车制造商在华最多只能设立两家合资企业,目前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个名额已满,外资企业入股中资企业也受到限制。因此大众入股长城的可行性不大,但是技术产品层面的合作可能获得通过。盛博公司甚至猜想未来会不会联合开发一款哈弗SUV并挂上大众车标。
总体成功的可靠性只有1分。大众和长城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盛博更倾向于大众采用内部开发低成本车辆的策略,并将持股长城视为“浪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