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IT从业者
环境治理日益受到重视,“广州公布51段河涌治理负责人电话,投诉可直接致电‘河长’”(《信息时报》5月13日),也体现了广州誓要把河涌治理好的决心。尽管记者尝试拨打数名负责人电话发现,接电话的都是秘书或助手,显得诚意不够,但考虑到领导们都比较忙,只要能让领导们接收到意见,并有所反馈、改善,民众也就满足了。
到目前为止,广州的河涌治理还不够理想,“广州64条河涌4月份水质情况公布,44条仍是劣V类”(《信息时报》5月13日),其余的20条河涌也均是劣质水,何时才能还市民一个“河水清清、空气清新”的广州,还盼相关部门加把劲。
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除了环境,还有交通。“珠海推定制公交,同一线路40人就可开行,车票可网购”(《羊城晚报》5月13日),通过网络收集民众的出行需求,再据此来开行路线,想来不仅可以减少部分路线空跑的资源浪费,还能方便民众,起到“公共专车”的作用,可谓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大胆的创新。当然,创新还需要周到的规则来落实,如果证实可行,不妨推广到其他城市。
再看一则与公交有关的新闻,“深圳公交急刹致乘客摔伤,索赔94万元判赔12万元”(《羊城晚报》5月13日),这则新闻看似平常,受伤乘客也获得了一定赔偿,算是圆满结案。但对比他国家对类似案件的赔偿判决,还是让人感叹“中国人不值钱”。为何每每发生类似的人身伤害事件,受害人所提出的赔偿要求总是与最终获赔的相差甚远?这里面,法律对于公民的人身健康、生命尊严,还远远未体现出足够的尊重。
公务员的出行此前多以公车代步,公车私用也成了公车制度的一个大弊端,“广东省发改委:车改后公车将喷涂明显标志”(《信息时报》5月13日),或许有助于减少这种现象。不过,喷涂标志只是一个手段,发动民众监管公车的使用,鼓励举报公车私用等违规情况,才是防止公车被滥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