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6日 星期天

大众是否会因断轴如丰田般减速

发布时间:2014-11-04 09:23:17  来源:青年商旅报  作者:裴达军  责任编辑:王凡

  近期,一汽-大众速腾“后悬架纵臂断裂”导致的召回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不由让人想起了4年多前,也就是2010年3月1日的那个下午,接替渡边捷昭出任丰田汽车总裁不久的丰田章男,美国之行后又匆匆来到北京,就丰田出现的质量以及召回问题,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自那以后,丰田在中国市场可谓一蹶不振,延续至今,势头仍没有完全扭转。虽然不能轻易断言,丰田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在于那次脚垫、油门踏板、制动系统等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打击太大,消费者不买账了,但至少在那个时间节点前后,丰田此前在中国一直顺风顺水的势头戛然而止。

  其实早在2010年3月份之前,丰田汽车的产品老化,设计缺乏亮点,已暴露出了越来越不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而那次由北美市场引火烧身至中国市场的质量问题,加速了丰田汽车在华市场的颓势。

  自那次丰田遇困以后,它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大众汽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虽不能说坐收渔人之利,但大众汽车的两个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四年来在中国各个级别的市场,都几乎掠夺式占有。比如A、A+以及B级车市,南北大众将日系企业的凯美瑞、天籁、雅阁、花冠、卡罗拉、思域等这些此前骑在大众头上撒野的日系明星产品打得找不着北,而这四年,正是丰田汽车在华遭遇困顿调整而艰难度日。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众汽车在华市场如日中天的当下,却出现了在全国不少城市闹得纷纷扬扬的速腾“断轴门”,情节似乎还甚于当年丰田的“刹车门”,那么大众汽车会由此重蹈丰田当年的覆辙吗?

  时过境迁,如今的大众汽车与当年的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处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舆论和社会环境中,大众汽车很难遭遇当年丰田汽车的困顿,理由如下:

  一是当年丰田汽车暴露出质量问题之后,又遭遇日本政客“购岛”闹剧,中日关系出现冰点,日系汽车在中国大街上一度被人打砸,日系汽车销量急转而下,而大众汽车虽然被中国消费者称之为“神车”褒贬不一,但却没有此等担忧,中欧、中德关系向好。

  二是尽管大众汽车在速腾“后悬架纵臂断裂”事件上,一直没有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同时这代速腾因所谓的后悬挂采用非独立悬架,被一些消费者和媒体指责为“减配”,且正好出现了后悬架纵臂断裂,让消费者揪住不放,最终宣布召回,但是你要知道,此前大众的DSG问题闹得更是满城风雨,它涉及到更多的车型,大众汽车的相关车型销售却不但没受到影响,反而高歌猛进,当前,大众产品给予消费者认知的刚性和意识的粘性方面,要比丰田的产品高。

  三是大众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有着比丰田产品更深的品牌积淀和认同,口碑普众率更高。大众汽车常年积淀了“皮实耐用”的口碑,但同样有“烧机油,小毛病多”的缺点。丰田汽车虽然有“质量好,小毛病少,节油”等特点,但是它同日系车一样,都受到普通消费者“皮薄”的诟病。在这里不得不为丰田等日系产品叫屈,产品力上虽不能说大众的产品就比丰田的强,但是从目前市场对两个品牌的接受度来说,大众似乎更扛压一点,不像丰田等日系产品那么脆弱,一遇风吹草动就直线下滑。

  四是不买大众车,选择的余地就会大大缩小。大众汽车与日系产品,是中国市场最大的两大品系,市场占有率也在前两强,日系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回暖,如果不买丰田等日系产品,也不选择大众产品,那么就极有可能选择通用、现代、福特的产品,但是这几大品系在中国市场没有大众的品牌统治力和影响力,这或许也是此前大众DSG问题出现消费者照旧买大众产品的原因。

  五是其他竞争对手还难以给大众汽车带来颠覆性的市场挤压。毕竟大众在中国的势能很强,各个级别的产品销售势头很好,而丰田、本田等日系企业不断引入新车型反击,但是此时它们都还难以危及大众的优势地位。

  但这并不是说大众汽车就可以高枕无忧,恰恰相反,大众汽车如果还是延续如在DSG、速腾“断轴”问题上对待消费者的态度,那么长此以往,必将栽大跟头。

  虽然中国消费者也许像大众汽车德方说的那样,出现问题不去修而等问题闹大了再找厂家,认为中国消费者驾驶有问题,但你面对的就是中国这样的消费者,所以还得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