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企市场持续不力,今年以来,即使日系车企推出了不少拳头产品,比如南北丰田的雷凌、新卡罗拉、锐志,广汽本田的新奥德赛、缤智等,但是仍不能扭转市场局面。业内对于日系车产品的实力,各执一词,不少人看衰日系车企。
众所周知,日系车遭受市场困境,已有四、五年,从2008、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后,日系企业开始显露疲态。2010年丰田因“刹车门”等质量问题爆发其总裁丰田章男来华道歉,日系车市场开始下滑的态势再也收不住脚,去年和今年,更是遭遇了市场打击。业界将此局面归咎于日系车企的保守,中日岛屿之争的干扰。
诚然,以上确是日系车下滑的主要原因。当年街头打砸日系车让不少消费者心存阴影。丰田汽车等日系企业四前年就开始对中国市场做出深刻反省,并拿出了重整中国市场的举措。而近两年来,遭遇市场打击最大的,当属一直奉行“精小”战略的本田,尤以广汽本田为甚,马自达更是遭受了市场持续不力,即使马自达6阿特兹、昂科塞拉以及几款SUV产品推出,但起色不大,沦为小众。前几年市场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东风日产,也开始面临一些困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日系车的未来呢?
日系企业的市场困难,除了上述原因外,和中国车市竞争的变迁、日系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走向方面偏于保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都有很大关系,雷克萨斯国产问题以及在中国市场的保守策略,就是生动的例子。但这并不等于说,日系企业都是这样。事实上,这几年,日系企业的局部反击,虽然还难以向巅峰时期一样,一款产品出来立马受到市场追捧而坐享其成。但是效应的转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判断日系车企的未来,不能一味地低估,要不就会犯错误。日系企业的产品力远没有坊间传说的那么差,同样,优势品牌大众汽车的领先优势,并非牢固不破。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深不可测,谁也难以判断未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够长久持续领先。当下如日中天的大众汽车,过去也并非一帆风顺。笔者判断,日系企业未来市场会慢慢好起来,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是否会达到昔日巅峰,恐怕不可能,取决于太多不定的因素。理由如下:
一是竞争态势还没有完全扭转。日系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大众汽车,其次才是通用,而受益日系企业遭遇市场困境最大的,也是大众汽车。这可以从各个级别细分市场看出。虽然大众汽车的涡轮增压与双离合变速器击溃了以经济省油著称的日系产品,但是大众并非能做到一劳永逸,它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市场统治力,虽然还难以被DSG、速腾断轴等问题产生实质的影响,但是大众形象相比过去受到潜移默化的不利影响,它显然并非坚不可摧。
二是日系产品反击,从局部到全面,其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人人都拿当年红的发紫的雅阁、天籁、凯美瑞,来对比当下它们被南北大众帕萨特、迈腾压制在身下。风水轮流转,殊不知当年它们是怎么肆虐南北大众双雄的。中高级车市的暂时失手,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上,10月份,日系三强凯美瑞、雅阁、天籁都在万辆之上,只是今年以来它们销量不稳定,全局产品销量极不平衡,拖累了日系整体销售。另外日系企业在局部市场的反击,不乏亮点。
SUV市场是重点区域。表现最好的,当属东风日产新奇骏,全新定位瞄准城市SUV后,脱胎换骨,今年3月底上市后数月超过常青树CR-V,月均在1.2万辆左右;一汽丰田的RAV4也是比老款更有底气,连同CR-V,三者构成了日系车紧凑型SUV的市场堡垒。另外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的两款SUV缤智力与XR-V,以及马自达的两款SUV,将是日系明年在SUV市场冲击的实力产品。
在大众最为擅长的A及A+级市场,日系企业局部反击的力度也不容置疑。东风日产轩逸10月份仅次于朗逸超过3万辆,新卡罗拉也突破两万辆,雷凌10月份也上万辆,它们的还在成长期,明年才是验证成色的时候。
如前文所述,日系企业个别明星产品的大幅下滑,比如今年雅阁的销售远低于预期,CR-V一度跌宕起伏等,总体形象上拖累了日系企业,即使如此,丰田1至10月份在华销售了81.5万辆,较之去年同期的71.92万辆,同比还增长了13.3%;东风日产即使下调了目标,今年同样能破百万辆;前10月,本田在华国产车销量为57.32万辆,即使本田被业界聚焦其业绩下滑严重,但前10月同比微增0.1%,与去年持平。
三是日系被诟病的与大众换代不同步、外观设计过时落后以及技术能力滞后等问题,被不断上市推出的新车所改写。
大众投其所好,抓住消费者需求,T动力与平台战略有机结合,即使被诟病动力、外观“套娃”,但消费者趋之者若鹜。在帕萨特平台、速腾级别全面开花,POLO平台如今在新桑塔纳捷达同样展示的是这种完全针对中国需求的因地特色的导向,但大众的优秀成绩淹没了它存在的问题。
日系也没有坐着等死,当技术、经济性等不再是日系产品的看家本领时,日系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整,是全方位的,在零部件体系、中外方话语权及市场决断力、公关传播方面等,日系做了全面反省,本田、马自达、丰田、日产的动力与变速箱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未来会慢慢显现出效果。
目前市场态势是,日系企业的个别产品局部突破,并没有改写日系企业整体状况不佳的境况。未来电动车、混合动力等日系车的长项,能否弥补传统动力的不足还不好说,但是日系本身骨子里的技术、经济耐用口碑,却远远没有丢失,甚至还在加强,这是日系车未来大翻身的根本。
诚然,日系车也许三、五年内还无法重回2009年前的巅峰,未来恐怕也难以达到,但中国车市庞大的体量容纳着全球汽车竞争,日系车还将迸发出坚强的竞争力,不容低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