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泰董事长应宜伦在微信朋友圈中抱怨,“智能汽车概念做了六年了,应该落地了”的时候,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已经为自己的智能汽车铺开了布局。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透露,长安准备投入130亿元,投入1500多人,打造智能互联的研发团队,加大在智能互联方面的投入。
被业内成为“汽车疯子”的应宜伦乐于向传统汽车人描绘智能时代的汽车蓝图,尽管具体的技术突破还需要传统车企在实践中摸索。一个月前,长安在汽车厂完成了自己的无人驾驶实验,包括自动泊车、超车换道等功能均已实现。在此之前,长安已经在重庆建立了一个智能技术中心,据李伟透露,长安汽车正准备在印度设立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同时在硅谷设立办公室,为智能技术提供支持。
面对互联网人的进军,汽车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些许不一样的压力。沃尔沃中国区研发副总裁沈峰在参加“2015第七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时解掉了领带,他表示:“跨界的碰撞让我感觉自己很年轻,也给我的心智带来了很大的愉悦。”
“碰撞”总是容易的,真正实现生态对接却是不易。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汽车产销量不断刷新的背后,还有持续不断关于智能汽车的讨论。
如今可以看到的是,在传统汽车产业之外的乐视、博泰等互联网企业野心勃勃想要涉足汽车行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北汽集团召开发布会,展示了和乐视在智能汽车方面合作的产品,不过,目前展示车的操控方式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互联网企业博泰也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带来了一台号称“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概念车——Project N超级智能移动终端。
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谷歌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技术也挤入利润渐微的造车行列。智能汽车已经不只是汽车业的事情,它的门口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觊觎者。北汽集团副总裁蔡速平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目前“互联网+”这一概念不仅要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也需要传统产业以互联网思维推动产业发展,从而产生1+1大于2的产业效益。
在互联网人的进军下,传统汽车企业不可能不作为。低调务实的工业工程师们无一不想在汽车产业转型之际占领制高点,打造出先进的智能汽车。沈峰说:“我们在做梦的同时必须要做一些落地的东西。”
刚刚在北京六环路上完成无人驾驶路演的沃尔沃,正在为下一场位于瑞典的路演做准备。这是沃尔沃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示范项目——“Drive Me”,2017年沃尔沃将准备100台车在瑞典哥德堡进行无人驾驶测试。
智能汽车的竞赛已经开始,但这显然不是仅靠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梦想。智能汽车作为跨行业的产物,包括零部件、产业链、车联网在内的相关企业需要各自推出适合于智能化的产品,进行生态对接之后实现跨界整合,而这一切都在考验着传统汽车企业的融合能力。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颠覆者和被颠覆者之间,最应该做的就是深度合作,取长补短。”
然而,在汽车行业并没有跨界融合的传统。汽车包括零部件、保险等内部环节都是孤立分散的,想要实现跨界融合尚有困难。
在中国,讨论最多的智能汽车,仍然处在实验阶段。李伟说:“中国缺少验证环境,如果一个技术出来以后,没有得到充分全面的验证,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而且,汽车企业目前都在做车本身的技术攻关和研究,但车和车之间还缺乏一个统筹。还有一个挑战是,核心零部件大多数被国外控制,中国品牌车企和强势供应商合作比较被动,功能同质化也比较严重。”
李伟认为,想要实现智能汽车在中国的普及,需要国家层面在法律法规、标准、基础设施方面抓紧行动,另外,在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业产业链的联盟,进行共性核心的技术联合攻关,毕竟智能网联汽车是跨行业的产物。
除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国家层面在智能交通上的努力也必不可少。赵福全说:“其实国家的任务很重,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尚未建立,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体系,真正落实汽车智能化需要国家、企业的合理分工,有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