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王晓秋解析上汽自主战略 借锐腾吹响突围集结号

发布时间:2015-03-20 06:50:06  来源:中国网汽车  作者:关璐  责任编辑:关璐

  中国网汽车3月19日讯(记者关璐)随着中国整体汽车行业增速放缓,自主品牌汽车在最后的增长期中正在不断探索机会,从几年前大跃进式的以价格取胜,逐渐将思路转换到提升品牌价值。名爵锐腾的上市,将是上汽自主几年来经历转型阵痛后再次吹响的集结号,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回到自主品牌掌门人的位置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与媒体畅聊上汽乘用车自主发展之路。王晓秋对媒体不无骄傲的表示,“锐腾将是上汽抛出的第一枚炸弹,荣威以及更多的炸弹还会接二连三地抛下来。”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

  突围之径:产品力

  自主-合资-自主,在中国汽车业面临变革的两年间,王晓秋也在不断进行身份的转换,这也让他对如何带领自主品牌突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在他看来,自主品牌的出路是产品,而产品的核心仍然是技术,不论什么时候,性价比中的“性”需要排在“价”的前面,自主品牌需要提供给消费者实在的价值。

  的确,上汽乘用车需要这样一枚炸弹破开当今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2013年上汽乘用车销量为23万辆,2014年却仅为18万辆,未能实现当年目标,并且同比下降21.74%。显然,名爵锐腾将首先实现上汽自主品牌“要量”的迫切需求,几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下,锐腾拿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高逼格”配置,11.97万至17.97万元的价格区间,令上市现场的经销商们欢呼雀跃,甚至上汽官方称有数位媒体当场付下现金准备购置。

  当然,对锐腾的信心并非只来自于它亲民的价格,更是对上汽集团在自主研发方面的肯定。自2004年以来,上汽在核心动力总成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据王晓秋介绍目前上汽乘用车主要有两个系列发动机,其一是SGE 1.0T、1.4T、1.5T发动机系列,另一个是名爵锐腾2.0T车型所搭载的MGE 2.0T、1.8T发动机系列。

  其中,MGE和SGE两个系列的发动机由上汽与美国通用联合开发,王晓秋对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技术抱着非常高的自信,此外,目前上汽自主品牌拥有两大变速箱系列——六速变速箱和七速变速箱。动力总成技术瓶颈的突破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上汽乘用车的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拥有不输给跨国品牌的技术水平,令关注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人们倍感欣慰。

  “双陈”上任后,自主品牌的发展是上汽集团最重视的工作,2015年,上汽集团为上汽乘用车制定了24万的销售目标,这意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率要超过33%。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产品技术内功,另外就是要先将名爵和荣威双品牌定位划分清晰,所以掌舵上汽之后,陈虹开始了对MG品牌的“大做”计划。不仅准备把MG品牌独立出来,还在最近宣布,从名爵锐腾开始,MG品牌下所有的产品重新启用中文品牌“名爵”。

  未来,名爵与荣威双品牌将会类似于起亚-现代一样,在产品定位上略有区分。“名爵更年轻,更具活力一些;而荣威会比较成熟一些。”曾有评论员表示,在技术、产品、品牌等几个要素之间未打通的情况下,想在销量上得到攀升很难。事实上,上汽内部曾经承认,名爵锐腾本是一个可以在两年前就进入市场的车型,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王晓秋强调,未来所有规划将严格按照原先计划执行,更强调了团队的一致性问题,“一个团队往一个方向走是我们取胜的基本保障,一旦公司决定的东西,就必须往前走。你可以反对,但是你必须执行决定。所以说不会再让大家等。”

  随着锐腾的上市,将真正意义上的为上汽乘用车划开SUV市场,据了解,锐腾是基于上汽战略SUV架构SSA模块化生产平台研发,此后在这个平台上还将诞生荣威品牌SUV与插电混动版SUV车型。

  每年至少一款新能源汽车上市

  随着两会结束,新能源汽车话题再度被掀至高潮。2014年,荣威550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市场上有着不错表现,荣威E50也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肯定。上汽集团规划中,到2020年,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达到20万台,为了实现这一规划,自2016年起,上汽将每年推出至少1款新能源汽车。

上汽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
年份
产品规划
2016年第一季度
荣威950插电强混
2016年第四季度
荣威插电强混SUV车型
2017年
荣威550插电强混换代版
2018年
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制表:中国网汽车

  王晓秋表示,但由于受制于产能,2014年其销量并没有被释放。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重点工作放在产能释放上,今年这种情况将会有改变,荣威550Plug-in的产能将达到每月1000余辆,实现满产满销。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上,上汽显然走在了前方,诚然,前有特斯拉开放全部专利,后有丰田宣布开放燃料电池专利,上汽也希望通过技术共享,反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我们允许部分技术的转让,上汽在大“三电”和小“三电”上确实是领先的,可以说是行业的领头羊。”王晓秋说。

  互联网造车:解决用户出行问题

  制造业如何拥抱互联网?随着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发展,汽车企业通过大数据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观致、奇瑞、吉利沃尔沃、东风华为、上汽阿里都已经启动了互联网汽车项目。

  上汽-阿里自2014年7月底启动互联网汽车项目后,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据了解,首款双方共同打造的互联网车型将于2016年底正式亮相,并划入荣威品牌。

  但笔者认为,无论在开发层面如何拥抱互联网,汽车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最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用户出行的问题。对此,王晓秋表示赞同,他认为互联网造车如果成功,将会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调整,但不能说互联网会颠覆汽车产业。

  “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解决出行中的问题,比如说我现在到机场,查看及时信息是否拥堵,这是一个预见性的信息,就可以设计绕行。当互联网更多地应用到技术上,就能解决出行中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甚至于是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的互联网汽车方面,上汽似乎都成为了“开拓者”,作为带头人的王晓秋却并没有对此有任何自满与懈怠,反之,对于制造业的升级和变革,他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

  王晓秋认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留给企业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在最后的五年间,上汽要发挥集团优势,孤注一掷地前进,下注锐腾则是一个开始,借着SUV市场这个最后的发展机会,或许将帮助上汽乘用车踏上自主品牌的巅峰。而上汽集团给上汽乘用车下达了2020年100万辆的任务,箭在弦上,号角吹响,究竟能否实现,仍待时间去检验。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