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空心化
“不是每一个吉普都叫Jeep”、“用实力让情怀落地”……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不禁使人联想起吉普情怀,更凸显出克莱斯勒、Jeep是个“有温度”、“真性情”的豪华车品牌。那么,克莱斯勒“情感营销”真能换回消费者认同吗?
“自由光9AT变速器故障为什么不召回,非等出事故啊?”在某豪华品牌召回同款变速器车型后,自由光的车主对克莱斯勒的不作为很愤怒:“很多消费者是冲着克莱斯勒广告里的‘情怀’来的,而不是车的做工和品质,一直觉得他是个负责任的品牌,但是在4S店看到或购买了实车之后,突然感觉‘情怀’碎了一地。”
酷威车主们也有类似的抱怨。“道奇酷威导航出问题的概率绝对够召回的。”
“大切诺基的小毛病太多了,维修成本太高,所以我卖了。”
“300C的接缝太大了,到处都能伸进去手指。”
不少打算购买300C的车主去4S店看到实车后,均打了退堂鼓。“销售跟我说,这个车做工就是差,而且是非常的差,看重的都是外观、配置。” 来自广东东莞的陈先生表示看完车300C实车后果断选择购买别克君越。
事实上,自2015年春节以来,多达40余位车主向凤凰汽车反映,300C、大切、指南者、酷威等车型毛病多、质量差,这到底是突发事件还是普遍问题?是特殊案例还是系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6月,克莱斯勒对于Jeep车型自燃频发所作的270万辆老款Jeep召回,这些车涉及1993-2004年生产的大切诺基和2002-2007年生产的自由客。召回的原因是位于后轴的油箱设计因追尾事故而存在起火隐患。而该召回是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举行公众听证会,并要求召回后克莱斯勒才实施召回,尽管克莱斯勒事后一再否认车辆存在缺陷。
对于Jeep车型大面积自燃现象,网友“磨刀石796”不禁感言:“面对2010年一年中,中国出现的18起自燃事件。未来我们的车到底是燃还是不燃,只能听天由命了!”
事实上,“克莱斯勒旗下产品品质差”权威机构早有评判!
就在几天前,美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险协会IIHS公布的最新一期的碰撞成绩,Jeep自由光得到中评,而道奇酷威更是得到触目的差评。
在J.D.Power2015年汽车可靠性调查VDS(pp100)中,克莱斯勒各品牌也表现极差:Jeep品牌排名倒数第三,100辆车的故障值高达197,道奇排名倒数第五,故障数为192,克莱斯勒倒数第九,故障数为173,都远远高于目前行业的平均值147。
克莱斯勒三个品牌的质量和口碑在美国也广为诟病。
2月24日,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了2015年汽车品牌排行,28个主流品牌中,Jeep倒数第二,道奇倒数第四,克莱斯勒倒数第六。而在近期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的汽车口碑排行中,23个品牌Jeep倒数第一,道奇倒数第三,克莱斯勒也在后十位。
同时,凤凰汽车查阅国家质检总局召回信息了解到,2013年至今,克莱斯勒共发生召回17起,主要集中在燃油泵、安全气囊意外启动、变速箱故障等致命缺陷和隐患。
面对频繁的故障、检测评价机构的多次低分、售后态度消极等问题,众多消费者在各大汽车论坛上表达了“克莱斯勒不符合其高端品牌定位”的观点。
扩张隐忧
如今,克莱斯勒将以“二次合资”的身份重回中国市场,但前途漫漫。
此前有报道指出,广菲克合资销售公司确定在广州市注册。而一位接近广菲克销售公司前期准备团的知情人士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公司或将在长沙进行注册,而什么时候成立,你多关注长沙工商局注册信息就可以了。”
众所周知,公司注册选择何地,意味着将对当地的财政税收产生极大的利好。对广菲克销售公司而言,注册地究竟选择广州还是长沙,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因为此前广菲克合资公司成立的过程中,就曾暴露出广州与长沙之间的产地之争,双方经过近两年的谈判才最终敲定Jeep车型由长沙与广州两地同时投产的折中方案。整体上看,目前博弈的天平略偏向长沙一方。
广菲克销售公司的注册地选择,似乎是一个谜,但这也暴露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三方在华发展沟通障碍重重,每一方都有着自己的利益算盘。面对2018年在华销售突破76万辆的销量目标,Jeep国产前途未卜。
2015年1-4月,Jeep品牌海关进口量为31110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道奇进口4370辆,同比下滑44%,克莱斯勒进口820辆,同比下滑35%。中汽协公开数据显示,1—4月SUV共销售175.37万辆,同比增长48.73%。
就数据分析来看,2014年,克莱斯勒及旗下Jeep品牌的高速发展,更多是得益于SUV市场火热大局,而在2015年SUV继续火热的背景下,克莱斯勒及旗下Jeep品牌颓势渐显。
2015年上海车展,克莱斯勒亚太区总经理Jeep品牌负责人柯安哲向媒体透露,Jeep品牌首款国产车型将在2015年四季度正式下线。
一位多年销售克莱斯勒车型的销售人员认为,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短期来看,国产车型降价绝无可能,但车型的配置将可能增加,整体汽车质量将相比进口车型有所下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1984年北京吉普投产之前,双方也曾经历了冗长的谈判。最终,北京吉普从在中国市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