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政策消除推广症结
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机制今年开始退坡,但为了保持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连续性,政府也将出台其他政策进行扶持。
一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称,由于产能问题部分车主并未能在去年年底前提到预订的新能源车。对于这部分车主,今年提车后享受的补贴肯定将相应减少,而厂家也会拿出相应的方案对其进行补偿。北汽新能源除了提供相关增值服务外,同时对于车主提前缴纳的订金也会以有偿利息等方式进行补偿。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正就新建小区的充电桩问题进行研究,“新政策规定新建小区配充电桩的停车位要占到18%,用电方面也需要提前预留“。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表示,在公共领域,今年内北京市将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的建设,覆盖中心城区和近郊。
与此同时,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研究起草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方案,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按照续驶里程、纯电动公交客车按照能量消耗量、纯电动专用车按照电池容量大小分档予以补助,超级电容公交客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车型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
企业革新化解成本压力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看来,财政补贴力度趋减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要拉动销售,必须通过技术与营销创新,对冲由此造成的成本压力。“相比补贴减少所增加的费用,最关键的还是新能源汽车自身成本要降下来,从而让整车价格更有竞争力,届时补贴减少将不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贾新光说。
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人士也坦言,现在生产电动车几乎没有回报,除了存在电池等技术问题外,成本过高也是主要问题,即使按照最高标准补贴,企业也难有盈利。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都在继续。目前国内已成立了新能源汽车攻关专项,工信部与财政部共同落实4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用于包括新能源汽车设计、电池开发等在内的专题项目的开发。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企也让生产厂家倍感压力,纷纷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试图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并提升续航里程。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北汽集团计划投入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建设和新产品与技术研发,并将每年拿出研发经费的30%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去年底,北汽新能源刚刚上市了EV200以及ES210两款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在150-250公里之间。按照产品规划,未来还有一款基于高端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在300公里,预计2016年国产。“随着产品的丰富,以及车型销量的增多,制造成本也会相应降低,最终会达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张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