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新坡
男
2004年3月30日入职
十一年老员工
现任 萧山基地
涂装科技术质量室主任
十年伴我成长
初到浙江
2003年新春伊始,怀着对西湖和江南长城无比向往的心情,我和我的两个朋友踏上了浙江这块土地。每天在住处附近的工厂之间寻找工作,可好景不长,突然之间就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非典型肺炎”,对于我们几个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可谓是雪上加霜,外面不能乱走,每天呆在出租房里,很快所带的钱就花光了,每天打电话问朋友和亲戚借钱,最终我的两个朋友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在五一的时候选择了回家,之后只留下我一个在浙江。
进入吉奥•沃尔达电动车
2003年5月,非典刚刚过去,一个老同学终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表哥所在的电动车制造公司要招人。于是在5月15日我便自己坐车从临海来到了吉奥•沃尔达电动车的所在地台州路桥区路北街道,找到了我同学的表哥——当时的吉奥•沃尔达电动车总经理冯擎峰,最终被分配到了当时任车间主任的王立海(现在在销售公司任职)手下做装配工。在吉奥•沃尔达电动车工作期间,我由于工作积极努力,之后被任命为分装组组长。9月份汽车筹备处成立,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吉奥汽车工作。

如愿以偿
2004年3月18日,吉奥汽车在经过168天的“吉奥速度”的建设下,终于迎来了汽车下线。作为吉奥的一份子,吉奥•沃尔达的全体员工见证了吉奥汽车的第一辆SUV和皮卡的下线。可能是由于公司把重心放在主打汽车品牌或别的因素考虑,最终于3月30日关停了吉奥•沃尔达电动车,将所有人员全部转入吉奥汽车。自此,我便如愿以偿地进入吉奥汽车,成为了吉奥汽车的光荣一员。
竞争
刚进入吉奥汽车,对于我们没有从事过汽车制造的大部分人来说,可谓是关于汽车的一切都比较感兴趣,学习劲头十足。当时,我们一起从电动车过来的有三十多人,加上汽车这边招收的一共有五六十人,每个人都要从认识零部件开始过一遍,在认识零部件的过程当中,大家都非常认真,争取在过程中给师父留下好的印象,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分,尤其是在装配的过程中,竞争更加激烈,我和我的几个电动车的同事在装配时争先恐后,总怕自己落后,别人装配完后都想抢先一步抢着装,一直持续到下班,就这样持续大概一个月。最终由于在学习时表现积极,在上线操作分配工作时,曹海为底盘一组组长,闵凡峰为合成一组组长,我为合成三组组长。

高速发展
2004年7月3日开始,发向广西的两坂车共计24辆车,这意味着吉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同年12月30日,吉奥汽车首次出口非洲加纳。2005年6月22日出口欧洲161辆SUV,填补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欧洲的空白。2006年1月7日,2050辆吉奥汽车批量出口非洲,成为当年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单。
之后的几年,吉奥公司分别被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称号和中国驰名商标、吉奥奥腾皮卡荣获“中国皮卡市场十大影响力品牌”、“吉奥”品牌荣获“中国诚信品牌”等称号。
看着这样一次次发展和荣获的一次次称号,作为吉奥汽车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对吉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添砖加瓦
2009年1月7日,随着吉奥集团历时三年研发的首款微车“星旺”在山东全国首发,吉奥汽车从此除了SUV和皮卡两兄弟外又多了星旺微型车一位兄弟。3月18日,随着吉奥集团东营生产基地首辆新款SUV“帅豹”正式下线,吉奥汽车的生产基地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两个。5月25日,星旺微车在萧山基地的下线,吉奥汽车的生产基地增加到了三个,并在同年微车生产达到了11111台,吉奥汽车首次超过万辆大关。

机遇与挑战
2010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一年,在这一年的4月2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奥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在杭州西子宾馆正式签约,标志着广汽集团和吉奥汽车将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携手坚持自主创新,拓展自主品牌,开拓汽车市场。是中国汽车产业重组进程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12月09日, 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拉开了国企与民企合资的序幕,也开创了汽车合资的先河。
在广汽吉奥成立之初,外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有说合资后人员变动很大,人心惶惶;也有说合资后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吉奥汽车会在广汽的带动下,人员的素质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管理方面的提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事实证明,合资后的广汽吉奥确实是在进步,不管是在管理层面或者产品竞争力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迷茫
一年又一年,从2003到2015,我带着对汽车的向往,从一个羊年到了另一个羊年,整整一个属相的轮回。是广汽吉奥陪伴我了12年,也是我在广汽吉奥学习的12年。其中有工作的辛苦,也有学习的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成长中的烦恼。
在工作中,有时候真的好迷茫,不知道是因为长期在一个工序和岗位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原因,其间有过两次动摇。一次是在2008年年底,那时候我整天想着辞职换个工作,可又不知道要干什么。直到2009年3月,当时的生产科长陈秋云到微车项目工作,因为项目要扩产,需要支援,于是我就到微车项目换换工作和环境试试,到了微车项目后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左右,可我感觉很有干劲,最终我终于明白可能是在一个环境呆久了的缘故,存在的腻烦心理。另一次是在2014年3月,刚过完年回公司后,由于刚换完厂长和对家的眷恋,又一次出现了想辞职的念头,而这时是我到微车的第5个年头。总结这两次经验,我发现5年是一个人的一个极限,当然也可能是我的极限,换一个环境后就会充满斗志,所以我感觉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凡是发现有工友(尤其是老员工)辞职时,是否存在对环境的腻烦心理,考虑是不是可以帮他换个工作来挽留他,毕竟培养一个经验够丰富的员工非常不容易。
与公司同成长
广汽吉奥走过了12个年头,同时我也在广汽吉奥走过了12个年头,其中的风风雨雨,只有老广汽吉奥人能够体会。不是任何时候都会一帆风顺,期间经历过高速发展,同样也经历了经济危机和汽车行业的大洗牌。广汽吉奥硬是靠着“迎着一路风和雨啊勇敢向前冲,跨越崎岖,创新不止迎接那雄风”“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有机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我也从一个对汽车行业充满向往的孩子,经过不断的工作学习,从操作工---班组长---工段长---技术员---室主任助理---室主任,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广汽吉奥给了我展现才华的平台,我感谢广汽吉奥,感谢广汽吉奥对我成长的帮助,我愿意为广汽吉奥继续奉献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