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大棒频频挥向汽车、保险业,多张巨额罚单落地,引一片哗然。
看似互不关联的罚单背后,却深藏着两大行业不为人道的“恩怨情仇”。围绕着车企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长期博弈与激烈对抗越发白热化,而由双方所构成的车险利益链,难掩复杂与激烈的畸形交织。
梳理前因后果,探究矛盾成因,显然比一纸罚单更为复杂。在这场博弈之战中,究竟是谁动了谁的奶酪?车企为何频占上风,险企是被动“挨打”还是另有隐情? 反垄断罚单背后,车险生态圈之“怪状”亟待拷问。
因涉嫌限定零配件价格,涉嫌商定统一的商业车险代理手续费,相关车企与险企近日分别受领发改委开出的反垄断巨额罚单。
罚单背后,道出了双方持续恶化的冲突与对抗,甚至还引来了“互相告发、互揭老底”的市场猜测。
谁动了谁的“奶酪”?
车企与险企的积怨由来已久。车险是财产险公司的支柱型业务,通常占其保费总盘子近七成。然而车险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无论是前端的新车保费销售还是后端的车辆维修理赔,险企无不依赖于汽车中介渠道,作为上游的车商、4S店掌握着绝对话语权。
一直处于汽车市场价值链末端的险企有一肚子苦水:车险业务的大部分利润,实际上是进了车企的口袋。最直接的体现是,保险公司要支付车险手续费给4S店等中介渠道,各地区、各险企之间不等,低者15%、高者40%。
不仅如此,为行内人所熟知的是,车险保费收入由新车购置价决定,而赔付额则主要取决于汽车零配件价格。随着车企不断下调新车价格、提高零配件价格,缺乏谈判筹码的险企面临着保费收入降低、赔付额却升高的双重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款的七成用于支付汽车零配件的更换。仅2013年,就有近60家厂商对零配件价格进行了170余次调整,险企的赔付成本节节攀升。2014年上半年,整个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已高达99%,逼近全行业亏损的临界点。
不堪重负之下,在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的牵头下,一些地区的保险公司选择“抱团取暖”,通过约定车险手续费上限的形式,表以对抗车企的决心。
但在车企眼里,这是动了他们的“奶酪”。车险利益链上长久的矛盾开始爆发,某汽车品牌在湖北率先与保险公司“撕破脸”,在舆论面前大打“口水仗”——湖北多家保险公司投诉该品牌汽车经销商共同提价垄断案,而后者则反诉当地保险公司新车共保垄断案。
被动挨打还是蓄意合谋
“口水仗”背后,孰是孰非应交由相关部门来审判,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不断升级的冲突中,车企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
绝大部分险企直言,车企往往“狮子大开口”、手续费要得越来越高、零配件价格日渐高企,他们一直“被动挨打”。
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不然。据记者调查了解,双方矛盾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寒”,险企也并非一直“被动挨打”,自身亦难辞其咎。
首先,一些财险公司对行业发展的内在经营规律缺乏准确把握,在近几年表面风光下,产生了非理性冲动,即为了获得更多车险保费,主动抬高中介手续费。把车企的胃口吊得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使得财险行业这几年共同努力下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付之东流”。
其次,一些财险公司或是内部人员通过各种违规伎俩,一味地迎合车企不断加码的条件。如一些财险公司通过抬高维修工时费冲抵手续费,虚假列支费用、故意给4S店放宽条件扩大车险赔款甚至配合车企制造虚假赔案等,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如是疯狂的恶性竞争,让一些财险公司高管叫苦不迭,却又深陷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目前财险行业的畸形现状——车险占比过高,几乎所有中资财险公司都投入巨大资源拼抢车险,造成一险独大,最终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长期矛盾如何破解
表面上看,在一定程度上,车企与险企互相都动了对方的“奶酪”,但最终“受伤”的却是消费者。保险公司给车企的手续费高了,那车主实际享受到的保险服务质量就会相应下降;车企的零配件价格贵了,那车主来年支付的车险保费就会相应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改委开出反垄断罚单之后,车企、险企无不加以自我辩护。但在各界专家看来,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能成为其实施垄断行为的理由,如何解决两个行业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使消费者不会成为最终利润损失者,这才是关键。
仅站在保险行业的角度来看,险企的被动局面并非不可扭转。
首先,从行业内部开始“挤水分”。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经其测算,现在车险理赔案件要从现有成本中挤出5到10个百分点的水分,应该问题不大。有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包括统一上收车险理赔权限,杜绝理赔员与汽车修理厂、4S店合谋抬高理赔成本等现象。
其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至,在以新车购置价等因素为核心的现有车险定价模式基础上,将实施国际上通行的车型定价模式,并定期公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数据。此举可让消费者对不同车型的保费系数一目了然,可在车险利益链前端即购车时,就能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这有利于扭转车企与险企长期博弈过程中的失衡局面,重塑车险利益链中的合理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