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李伟:长安汽车质量已经接近合资企业水平

发布时间:2014-09-06 20:32:18  来源:中国网汽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凡

  中国网汽车9月6日讯 9月6日~7日,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化改革与汽车强国战略”为主题。长安汽车总裁助理、汽车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李伟在论坛上演讲时表示,通过近些年发展,长安汽车产品质量目前已经接近合资企业的水平,距合资企业新投放的产品差距较小,第三代产品的品质、产品力或能够得到合资企业的水平。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主持人好、各位专家汽车界的同仁朋友好,下面由我代表长安汽车作为一个集成研发实力的思考和实践的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内容有三个部分,大家都知道一个汽车产品研发,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认为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时间比较长,时间要跨三到四年的跨度。第二个是说参与的人多,一个项目参与的人数多达几百人,而且都是核心的人员。第三个就是设计专业领域门类比较繁多,要把众多复杂的东西集成起来,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汽车研发体系。

  作为研发体系,首先解决几百人三年多时间当中,到底干什么的事,这就是一个研发流程。长安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摸索,我们建立了CAPD的流程,在三年多的十几个节点,每个节点中间设计人员做什么事,而且要不断细化,细化到每一个员工干什么事,这个是很繁杂的一个系统。

  同时我们在今年和去年开始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合资企业还是有点落后,这个也是我们的流程出了问题,新技术简单当成科研,没有和产品如何匹配结合,这个就缺乏新产品的开发流程,所以说这个就是搭建的开发流程,新产品从构想到研发车型搭载要一统筹的考量。我们也在找平台,让平台开发结合产品匹配,这块诞生了平台化开发流程,这三大流程构建了整个研发的流程体系。

  在解决了干什么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干,我们的工程师都还很年轻,经验也不丰富,如果能够有效的把我们这些年的积累充分的沉淀,变成一些指导性的文件,这个就是相对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来把我们用户需要转化成整车,再把整车属性逐步分解到系统,分解到零部件的工程要求,最后就是落实到设计规范、设计指南包括验证方法,这个就是我们的知识管理体系。

  另外我们要肯定,长安汽车也认识到,我们在很多领域和世界一流来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个技术上的差距就会带来产品的差距,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和世界一产品同台竞争,你有差距别人不会认可你,我们认识到这种差距,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利用全球的资源,在我们目前来看,我们造型的领域,动力总成概念领域,底盘机电一体化的领域,我们如何达到世界一流,我们建立研发机构,招他们高级的工程师为我们服务,快速缩短我们的差距,这个就是长安构建研发的总体构想。

  另外就是项目开发过程中间,为了保证项目的开发,另外还有一个多项目资金问题如何充分的共享,这块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原来项目中间老会重复发生,所以这块我们构建了一纵两横的机构。纵的就是专业领域,必须要做真做专,另外一个横的领域是以强项目组拉动整个领域形成项目关系,同时通过技术委员会,能够把知识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能够少犯错误。

  还有一个就是资源现在不足,我们不可能像世界一流企业一样,有几万人的研发团队,能够分成层次很高的基础研究和一系列研究,我们希望借助我们的高校来进行技术储配,用五到十年用的东西和高校合作,我们结合实验室把三到五年的技术提前进行研究,研究以后能够快速在产品当中实现。同时我们建试验基地,能够把用户遇到的一些工况在基地当中验证。

  第二个就是核心技术能力,技术是产品的基础,如果技术不好的话,产品肯定存在问题,所以长安坚持我们技术的领先驱动战略,我们发布了节能、安全、时尚、NVH、轻量化、智能、等一系列战略,同时要突出重点,根据我们的技术的优势,以及我们产品的定位,我们重点打造节能、安全、时尚、智能化的技术标签,有的做到了,有的还没有做到,包括用户在座各位的认可,我们希望能够在这四个方面能够作为长安汽车未来的DNA,在造型领域方面,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重庆、日本、意大利建立三个造型团队,现在有两百多人,其中有十几为世界顶级的造型大师,这块也奠定了趋势的研究到概念的设计,创意的实践,包括我们的工程开发,比如说长安最近取得一些成果。

  另外安全领域,我们组建一百多人的安全团队,掌握安全领域的48项核心技术,现在具备了中国五星开发,以及满足欧盟市场的产品开发技术能力。我们的睿骋或者安全金盾奖,而且评分等级是56.5分,也达到合资企业的水平,而且和宝马的评分相当,这也是做的不错的地方。

  另外就是舒适的NVH方面,我们构建了两百多人的团队,构建世界一流的平台,拥有16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这块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在智能领域也是和世界一流差距是比较大的领域,而且未来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我们成立了一百多人的团队,智能人性化方面的开发和技术。这中间一个成果就是今年北京车展,我们的CS75搭载领航版的技术,获得年度智能车型称号,用户很关注,希望能够体现在技术,我们正在中心推广。

  在节能方面,致力于高效能发动机研发,我们直喷增压,功率达到92kw,最大扭矩达到160Nm。我们现在成为批量的应用,现在也达到用户的认可,而且通过批量化应用成本快速降低,成为全新STT系统,通过低风阻方面也是影响油耗,我们通过风动和CFD研究,达到风阻最佳水平。

  像长安这块做的比较早,长安直接参与或者牵头国家的标准,而且我们因为项目率先建立了VOC实验室,原来有七类,这块投资也比较超前一点,现在应该说带来成效,我们通过标准的研究,搭建了VOC控制能力,对我们的VOC控制起到比较好的帮助。轻量化是比较要干的,前几年轻量化进展比较慢,现在国家对于油耗法规的快速推进,我预计下一代产品要大幅度提高,应该和合资企业水平会快速的逼近。

  第三部分打造经典产品的考虑和实践,我们认为一个经典的产品需求必须来源于用户、来源于市场,我们在全国建立了九个消费者研究基地,这个不是市场部门去研究的,完全是由研究院人员到基地去访谈目标消费群体,他对这个群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把真正需求抓住了,再转化为整车的属性。另外一个就是学习,现在中国品牌企业已经比较好的条件,我们是跟随者,我们都有我们各个细分市场的标杆性的产品,我们必须充分学习先进的产品,来学习好的方面是什么,不好的方面是什么,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来形成最优的方案,能够让我们的产品也成为最优。

  另外一个就是在设计环节,以前项目之间仿佛设计变更很多,一个是项目的积累没有后期充分的应用,另外一些干扰的因素没有充分的识别,往往在过程中间,又对你的设计任务书进行修改,所以我们要求各个环节充分识别干扰因素,并把以前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充分的加以利用,在项目中间形成很多的检查清单,每个项目要把别人犯的错误进行规避,这样保证问题反复的出现,让我们找出问题能力的提高。

  另外一个也是验证体系,在研发能力,在制造能力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试验的最后一个关口,你的把关程度决定你产品最后的市场认可的程度,而且实验体系的好坏是否完善决定于对用户使用环境的覆盖程度,首先提高门槛要把验证标准向世界一流靠近,按照十年、二十六万公里的大标准抬高我们通过的门槛,我们每一款车进行累计的耐久试验,达到四百万公里。能够把用户中间区域60%的在试验厂能够覆盖掉,还有是无法验证的,比如说我们的灯光、雨刮、玻璃器都必须在实验室进行高强度的实验来完成。

  在这两项完成以后还有10%的工况是在实验场所不能覆盖掉的,就有一些用户在极端的温度,极端的工况,极端的使用情况才会暴露出来。进行十万公里的实验,这样才能够尽可能,不能是百分之百,如果是百分之百就不会出现召回,世界一流企业也有可能召回,就是因为没有完善到点上,我们和世界一流差距还是很大的。

  仿真是如何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实物验证尽可能的减少,一个是环境在实验室的试验,还有试验厂的实验,还有最冷的漠河,最热的吐鲁番,你的车况是怎么实现的。这些都是用户的实验。

  一个产品的开发,最后要成功,你还要成本的控制,因为刚才赵院长谈到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你如果说跟他卖一样的价,可能没人买你的车,你把每一分钱都能够投到你的有效的布局中去,才能够让你的产品有效成功,不断把水分挤干。

  我们这几年产品力发展,我们从最早的只有600多分,现在达到700分左右,应该说目前接近合资企业的水平,现在合资企业新投放的产品还有20多分的差距,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质量,这几年长安汽车除了研发的发力,另外就是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提升,能够把实物的质量,产品一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

  回顾长安汽车,我见证了长安汽车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两代的产品,第一代产品就是以悦翔为代表的,我们2009年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第二个就是以逸动为主,我们希望第三代产品的品质、产品力能够得到合资企业的水平,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设想,谢谢大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