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上半年的汽车产销数据后,让人不禁眉头紧锁。
今年6月,中国汽车生产185.08万辆,环比下降5.77%,同比下降0.22%;销售180.31万辆,环比下降5.29%,同比下降 2.31%。上半年,汽车生产1209.50万辆,同比增长2.64%;销售1185.03万辆,同比增长1.43%,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6.96个百分 点和6.9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6.38%和4.80%,比上年同期回落5.67个百分点和6.38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 14.86%和14.41%,
唯一的亮点是多用途车。其中,SUV销售263.26万辆,同比增长56.7%;MPV销售85.9万辆,同比增长16.9%。与此相对,轿车569万辆,同比下降3.0%;微客销售56.06万辆,同比下降21.7%。
此外,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幅下滑。1~5月,重点汽车企业集团营业收入下降0.9%,利税总额下降4.9%。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4.6%,环比上涨了7.3%,与 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7%,这也是库存预警指数连续9个月超预警线。全国汽车经销商平均单车赢利1545元,是近年来的新低,甚至在有的城市,汽车经销商 单车平均赢利已经不足1000元。当然,这是平均数字,随着经销商亏损面迅速扩大,多个城市出现了经销商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的事件。
汽车进出口也呈大幅下滑态势。1~6月,汽车出口38.51万辆,同比下降13.5%;前5个月海关累计进口汽车43.8万辆,同比下滑 22.3%;进口车累计销量则同比下滑21.2%。1~5月,经销商交付客户进口车37.98万辆,同比负增长21.2%;同期,进口车市场销售上牌 51.1万辆,同比下滑9.1%。有的报告还指出,2015年下半年,进口汽车市场需求下滑压力仍然较大,市场形势难言企稳,或将继续恶化。
前两个月,有外媒热炒“中国汽车产能过剩达50%”,有人认为,汽车市场低迷是由产能过剩引起的。这个说法其实属因果颠倒,恰恰是车市减速,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对趋势的判断出现不同声音
曾有影响力很大的机构认为,结束了十年高速增长期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第二个次高速发展时代,在10~15年内,保持10%~15%的 增长率。许多规划产能就是按照这个预测来的,目前来看,这是高估了市场的发展速度,产能增长超过市场增长速度,从2011年以来,只有2013年有超过两 位数的增长,其他年份都是微增长。
东风汽车副总刘卫东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增长已进入拐点期,中国车市的增长可能持续低于3%。刘卫东的“拐点论”来源于中国汽车产业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增速下滑、产能过剩、价格激烈竞争、效益下滑、库存增加、限购城市增多等。
所谓的“拐点论”具有战略分析意义。短期看,汽车市场下滑是受到经济整体减速影响,但从长期看,汽车市场的发展确实面临新的转变。
限购城市越来越多,现在已经达到8个,有人预测将会增加到30个,届时,中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基本都会限车,而限车的背后是可提供交通资源的 枯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 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治理雾霾重点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限购不会在短期内取 消,所以,汽车工业应该把重点转向节能减排,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中央提出“取消一般公务车”后,实际上除了部级以上干部,基本不再配备公务车。按有关部门部署,2014年主要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车 改,2015年地方车改全面铺开,公务车采购基本停止。有人认为,全国公务车有400万~500万辆,按5年更新,每年有80万~100万辆的规模。但公 务车的真实数量可能大得多。2011年,北京市第一次公布公车数量: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 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但按照央视的说法,北京的公务车有70万辆,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15%。
这是因为,参加公车改革的机构除了各级党政机关,还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这样 一来,规模就大多了。轿车是公务车采购的主要车型,国内轿车市场一直在稳定增长,但今年轿车市场同比下降,显露出公车改革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还有观点认为,股市对车市有相反的影响,因为股市好了,会吸引大量资金,包括消费资金。随着牛市一度来临,大量资金入市,开户人数也出现 “井喷式”增长,在这批股民中,“80后”最多。另外,投资者的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已从散户往机构转变,越来越多的公募、保险、私募等机构投资者入市, 个人投资者更乐于将资金托付给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下半年汽车市场难以好转
7月历来是一年汽车市场的谷底,今年,会有许多企业放较长的高温假,汽车产销量会进一步减少。由此推断,全年市场情况不会有大的变化,增长率不会超过5%。
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被称为经济周期、景气循环。中国多次的经济大调整,其实就是经济周期的表现。有经 济学家认为,中国现在正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第四个经济周期,这个周期和之前的相比没有更长,也没有更深,只不过是低于平均增长水平。他指出,现 代化是一个不会逆转的过程,经济不会长期陷入困境。
北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表示,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整(2011年以后被动局部调整;十八大以后全面调整),中国经济现已进入第三阶段, 就是最后的关键调整期。如果各方面政策不出现太大变化,今明年有可能走出宏观经济周期调整最困难的时期。也就是,说中国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周期探底的过 程中。
学术界对经济周期有不同的理论解释,熊彼特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做了阐述。他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经济周期的长短会有差异。
在熊彼得看来,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它将摧毁旧的产业,让新的产业有崛起的空间。对此,“试图无限 期地维持过时的行业当然没有必要,但设法让它们避免一下子崩溃却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场混乱——可能变为加重萧条后果的中心——变成有秩序的撤 退”。这就是创新模式的经济调整。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预测,到2020年,以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为代表的汽车集团军和单一品牌车企的销量排序会发生很大变化, “从目前中国车企的总数看,到2020年,20%以上的汽车企业会被淘汰出局,这一比例甚至可能达到1/3。”徐和谊说起话来总是笑咪咪的,说上面这段话 时也一样,但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从中透出的彻骨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