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给奇瑞找差距 从打造硬实力转向软实力

发布时间:2015-08-17 07:14:2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关璐

  好吧,鉴于业内同仁都非常关心奇瑞,其中有些关心还是担忧和疑虑,笔者就目前奇瑞的现状写点东西,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期待高人更多指点。但置身企业之外的各位看官,不管你自认为有多了解某个企业,真正走进这个企业你会发现,我们离真相总有那么一段不近的距离。

  因为传闻中销售体系的人事“动荡”,中国汽车品牌当中关注度最高的奇瑞也再度置身舆论漩涡中心。对于奇瑞而言,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需要交代的一个语境是,中国车市上半年已经从高歌猛进到急踩刹车,在市场不好整就“整人”的行业语境下,奇瑞屡屡传出的营销体系人事“震荡”还真的会有人信。

  更何况,从奇瑞上半年官方披露的销量数据上看,奇瑞销量虽然“挺住了”,甚至相对于大多自主品牌同行看还算“过得去”,但主力产品艾瑞泽系列和瑞虎系列,因合资品牌竞品大幅降价,销售疲态已经渐显。这对于“销量排名宁可跌出前十”也要完成战略转型的奇瑞而言,无远虑却有近忧。

  客观地讲,奇瑞前期推进的战略转型,包括品牌聚焦“一个奇瑞”,都是用正确的方式来做正确的事。尤其是对上游研发和采购体系的“大动刀”,将奇瑞研发上积弊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清扫干净,也让这个企业真正开始听从市场声音而非个别领导的“长官意志”来造车。从这个意义上讲,奇瑞具备了造好车的体系能力。

  只要有了造车的本事,能造出好车来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国际化标准和流程从前端已经保障了,以前那种拍脑袋决策的错误将被降至最低。这不仅对于奇瑞,甚至对于此前一直在摸索如何造一辆好车的其他中国品牌,都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当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能造出一辆好车,与打造一个好品牌,经营好一个大企业,仍然只是万里长征刚迈出了第一步。

  现阶段,无论是对于奇瑞,还是对于其他中国品牌,后面两件事的挑战实际上远比前者更艰巨,当然也更充满风险。如果说造车只是技术问题的话,那么重塑品牌和带领团队经营好一个企业,则更多需要战略思维甚至管理艺术。这对于人才本身就匮乏的中国品牌而言,无异于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军企业,奇瑞从芜湖市长江畔的荒滩上起家,从小草房中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跨越过光荣、梦想与荆棘。连奇瑞人自己都说,企业犯的错误可能比其他企业过的桥都多。当然,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早年的奇瑞战略布局上贪大求多,在经营管理上还不够精细。

  按照战略转型定下的目标,奇瑞规划了三个发展阶段:2015年是实现战略第一阶段的关键年份;2016-2020年,用五年时间具备主流跨国汽车企业的体系能力,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标准水平;2020年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对照上述中长期战略目标,奇瑞现有的体系能力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挑战:首当其冲是人才的挑战,奇瑞国际化目标与现阶段人才梯队过于现地化的矛盾;其次是品牌升级的挑战,产品性能升级后如何卖出好价钱,直接左右品牌升级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是培养企业文化,奇瑞现在有类似传统国企的那种“一大家”文化,但缺少现代化的、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的企业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奇瑞战略转型后,下一阶段应该从硬实力转向软实力的打造,尤其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的养成,有助于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的加盟,而后者才是将奇瑞运营质量提升到对标国际化大公司的最大“软实力”保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