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模式”面临调整
尽管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不可避免遭遇天花板。土地是拦路虎之一。
“现在深圳的最大瓶颈是土地,因为新能源汽车要充电,需要有空间的支持。”陆象桢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陆象桢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新能源充电的方式上进行多种创新。“利用各种环境,比如绿地、公共用地、公园、体育馆等,在保持原有土地属性不 变的前提下加盖充电设施。利用互联网体系,车主只要通过APP就能知道哪里可以充电;另外,停车场、小区物业里也可以加装充电设施。让充电设施无处不在, 充电越方便大家才敢放心买。”
不过,这极有可能给深圳带来另一个问题。实际上,持续力挺电动车公交化的深圳曾计划2012年建设89个充电站以及2.95万个充电桩。但截至 2013年年底,深圳慢速充电桩总数仅2273个,不足当初目标的1/10。而且由于需要充电桩的出租车集中在市区,而建设充电站大多位于市郊,使用与充 电站布局脱节,导致郊区闲置大量的充电设施。
有分析认为,要把充电设施充分利用起来,“势”的形成是首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期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预计深圳基地总投资将达到500亿-600亿元,建成后将 实现电动汽车整车产能20万-30万辆,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拥有30万辆以上的整车配套能力,基地年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
事实是,201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为4189辆,完成量位居全国第三。但在2017年前3.5万辆的推广总目标下,完成进度仅为12%。
能力再造成了深圳下一步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