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许心超介绍,目前北京具有停车位的自用充电桩数量为1600多个,而公用充电桩有188个充电点、1425个 充电桩。这显然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匹配。“北京市到2017年目标是新能源汽车的总量达到20万辆。”牛近明介绍称,而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在私 人领域,到2017年计划建设1万个充电桩。”
由于小区、物业、业主利益纠葛在一起,充电桩进小区比建设公共充电桩更加困难。“整体来说,和各个小区物业沟通都不顺畅。有时候他们会 要求我们经过业主委员会的同意,只要有一票不通过,充电桩就不能建。尤其是老旧小区,对我们的工作很质疑。”谈及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北汽新能源充电事业部 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为了建成一个充电桩,他们要和诸多基层部门接触,“有时候需要动用私人关系,备些烟酒也是常有的。”
北京市发改委日 前表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站建设,都将给予建设投资30%的资金补助。此外,北京未来将建立“路灯 充电桩”模式,将路灯改造成可充 电的充电桩。而移动充电车的建设也在规划中,在不方便安装充电桩、商场等人群密集地,通过将废旧的大巴改为移动充电车,为纯电动汽车充电。为了让市民知道 充电桩都装在哪儿,北京市还将给所有的充电桩进行地图标识。
或许到那时,插电式混动车型才能明正言顺地进入北京;而最希望看到这一天的,无疑将是高擎双模模式的比亚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