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打造知名度首先要跨越品质这条线
乌琳高娃: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也蛮快的,目前的状况下中国也有很多的自主品牌做得不错。对于海马汽车来讲,您认为自主品牌在现阶段应该怎样突破和转型?
徐真晓: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自主品牌整个的趋势属于市场份额在下降的趋势。但是从我们去年的表现,我们觉得还算过得去。这算比较意外的,应该是自主品牌,中国品牌连是增长的一个品牌。我们去年整个集团轿车领域增长25%,是18万,我们以前整个体系是在18万这样子。我觉得目前这种品牌的瓶颈来说,我觉得是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是品牌。所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还不仅仅是知名度问题,是信任度问题。消费者会选择品牌,可能他的一个概念并不会选具体哪一个。比如说选合资品牌,不会选具体哪个品牌,但是在他里面会有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区分,这是对整个中国品牌的信任问题。他可能选择合资品牌一没有具体倾向哪个品牌和车型。实际上对合资品牌没有偏好度,但是对合资和自主来说是一个倾向。这也需要整个媒体的呼吁,包括国家的领导,因为毕竟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不在一个起跑线,就是一个小孩与青壮年同步较量。这几年中国品牌也还比较努力,现在大家所有的努力方向还是在产品品质方面。刚才也讲了,产品还是要回归到本质,我觉得本质是一个很关键的,目前这个品牌就是品质来说,已经从原先刚需性的品质到了改善性的品质。我们早几年的基础品质来说,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做改进,现在的是应和消费需求,符合他们的需求。我觉得中国品牌首先要跨越品质这条线,让大家慢慢接受你,让你这个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省心。
目前在10万以内这样一个级别的产品,合资与自主来说,合资跟自主实际已经非常接近的。已经在十万以内,合资企业愿意把更多的新的技术放到里面来。
乌琳高娃:回归到产品本身的问题,可能我说得不一定对。但是自主品牌这块,大家实力也是不相上下的状况。我觉得是不是我们应该把擅长的东西扩大化了,我们不是特别擅长的尽量谨慎地对待。如果我们真正回归到产品本身的话,价格差别又不是太大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后续的服务做上来,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关照和利益。这样的话,是不是也是一种方式来把我们的品牌做得更好?
徐真晓:这是从两方面,一个是软性角度,服务能力,品牌建设。第二个是产品角度来说,就是在整个技术层面做一些突破。特别是在产品的定位来说,做一些差异化定位。就是说我可能不是全面的铺开,就像选择配置的时候,是你有我也有。将来的话,可能是寻找自己独特的产品定位,差异化定位。因为不可能所有的都一样,这样的话,同质化很严重。在这方面,海马也有考量,在产品定制的差异化方面。我们的产品从技术角度,核心打造的是一个平台。特别是操控方面,想打造中国品牌有差异性的优势,这也是市场一直积累下来的用户的口碑。
彭波:我们知道海马知道自主发展的2.0时代,您觉得重要的决错或者我们核心的未来的策略是什么?把我们自主这块做得越来越好?
徐真晓:从海口基地的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往上走、往外走,第一个是在产品的布局来说,我们是集中在A+级,B级这两个品类。打造往上走的一个布局。从将来产品规划方面来说,我们基本上将来每年预计1—2款战略车型,2—3款车型,每年这样一个速度。从技术来说,是从车联网、动力性、新能源方面真正进入民用化推广。我们已经在北京、海口山地做了试运营,目前反馈还可以。今年的话,做这种民用化突破。
乌琳高娃:时间关系,本次采访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徐先生来到中国网报道现场。